屋邨維修成工程公司肥肉

屋邨維修成工程公司肥肉

【本報訊】法團工作,平日沒有多少業主理會,不過對於政黨及工程公司來說,卻是肥肉;前者視作選舉票倉,後者垂涎維修項目,利益千絲萬縷,爆出天價工程的太和邨,正是最新例子。
「太和的後裔」區潔怡就謂,隨着新法團即將上任,選擇留在機制外的她,表示關注組將轉作「監察組」。「講到利益,冇人可以保證,所以一定要監察,我希望每個街坊都關心自己社區,人人都係監察組」。小妮子笑說今後會與戰友「分道揚鑣」,但作為「太和後裔」的身份,就一定不會變。
1989年落成入伙的太和邨,2000年推出租者置其屋,7,000戶中除約2,000戶為租戶由房署管理,其餘皆為業主,須自掏腰包攤分維修開支。「好多屋苑同期發展,唔少都到期維修,我哋希望將太和邨嘅經驗傳開去,話畀啲街坊知,千祈唔好以為自己嗰一票無用,或者胡亂簽授權書畀人就算」。用3個月成功取得99%支持率,並鼓動四成業主親身投票,小小太和邨體現的,也許正是團結的民主力量。
■記者呂麗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