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太和邨老中青街坊自發組成的「太和的後裔」,繼推倒2,700萬元巨額工程,上月中再下一城,以奇兵姿態,踢走盤踞14年舊法團。洗樓、投票前派卡片大小的實體「掌心雷」,由鍵盤走進現實,且聽這群太和的後裔如何光復太和邨。
記者:呂麗嬋
外號「小鮮肉」的候任司庫林冠豪,仍是學生,行年23主修屋宇裝備。另一幕後功臣區潔怡,則在補習社做市場推廣,招呼慣最多抹黑醜聞的「天王」,擅打網絡戰,女義工被保安推跌、男成員被打,短片統統即時上載無手軟。夢幻兵團由街坊涼亭議事論事,到藉民主選舉成功奪權,成立新法團。歷時3個月的「革命」,要由6月19日討論天價維修的業主大會說起。
「舊法團拋出維修方案,街坊都好不滿,我寫信畀房署同議員,班後生就收集簽名搞街站。」60後的任肖雲說。兩代人用自己方式抗爭,將他們扯在一起的,是街坊涼亭,「我係亨和樓互委會主席,佢哋喺涼亭開會,對到正,我見咁熱就叫佢哋入嚟傾」。
怎想到伸出橄欖枝的街坊保長,與這班被某些街坊形容為廢青的年輕人,竟一拍即合,「佢借地方要頂住壓力,公然與法團為敵,會被針對」。一直心存感激的區潔怡,又欣賞任肖雲送飯給邨內獨居長者,覺得她是有心人。這場跨世代的「太和革命」,早在去年中已萌芽,「嗰時我哋就管理費加價喺網上開咗個群組,不過只係圍內傾,冇乜人理,到爆出天價維修,先覺得要實質做啲嘢」。
法團舉行居民大會通過維修方案前4天,區在網上吹雞,首次由鍵盤走到屋邨,「只有幾個人,印咗啲單張插落信箱;又擺街站,同街坊解釋始末」。招標流程繁複又沉悶,幸好成員中有從事設計及多媒體工作,淺白標語加上圖解,成功吸睛,加上有傳媒報道,越來越受關注。
「我哋訓練咗批義工,點樣用最簡單嘅語言,講到啲阿婆都可以明白」。年輕人勇字行頭,人人變身街站推銷員,結果居民大會破天荒有1,200名業主出席,逼爆會場,流會收場成功拖延工程表決。
區潔儀心知肚明,擱置工程只拖得一時,要真正安居,便得入局。「以前選法團,玩法係逐家拍門收授權書,但我哋唔想咁,覺得街坊要親身行出嚟選自己想要嘅人,先係真正贏」。自己屋邨自己救,是不能動搖的信念。門檻高,不為贏而贏,便得付出雙倍努力。「係辛苦好多,好在大家都好搏命,覺得遇正大維修,有晒天時地利人和,係太和邨20年一遇嘅機會」。過去3個月的太和邨,的確很熱血,人人放工放學趕來聲援,到處都是穿上印着「太和後裔」黃Tee的義工。
被2,000業主投票感動
「有人問我哋係咪黃絲,我話我哋唔係,我哋係太和人」。區說:「我喺太和邨長大,從來未見過呢度咁團結。」仿效立法會選舉全力拉票,為候選人拍片放上網,又自製圖像化的大型紙牌,在屋苑出入口日夜向街坊介紹各成員背景,又解釋大維修事件始末。任肖雲說:「公佈結果一刻,好多人喊晒,唔單止係為嗰99%得票率,而係為有2,000個業主出嚟投票。」
網絡無限大,但在60後的任肖雲與80後的區潔怡眼中,只有結合現實,先可發揮威力。「唔係走出嚟,唔會遇上任小姐。你日日見住嗰個阿伯,佢有一堆棋友好多票,如果只係圍內傾,唔出嚟,又點會識到呢啲人?」區笑着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