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5月,富二代劉鳴煒講的一句:「一個月(薪金)萬五元,你是否願意作出犧牲,看少套電影、去少次日本?你願意犧牲五百元,還是三千元,放入銀行儲首期?」一句話惹惱全城後生仔,怒斥劉生離地、講風涼話。
新論壇及新青年論壇今年8月發表了一份「香港各世代大學生收入比較研究報告」,發現近二十年的大學畢業生,人工越來越低,1995年的畢業生,當年的入息中位數為$16,371,2000年畢業的,已跌至$14,030,去年畢業的,更只得$13,916。人工一直跌,但與此同時,社會物價卻有升冇跌,香港近二十年的通脹為37.2%,而樓價升幅更達176.6%,不說樓價,說些貼地的,廿年前一碗雲吞面可能十蚊就有交易,但現在閒閒哋都要二、三十蚊埋單,港鐵都連續七年加價,後生仔月入萬多元,其實都不是好見使,還如何月儲$3,000呢?就算儲到,樓價升到癲,儲到2046都未必買到樓,難怪後生仔聽完劉生言論會咁嬲。
有人力資源公司預計,應屆大學生的起薪點大約是$13,000,假設你又孝順又上進,扣除家用$4,000、還grant loan$1,500、強積金$650、電話費上網雜費$850、為上車月儲$3,000,每月只剩下$3,000可以用,即每星期只得$750,每日只得$100。到底是否夠使呢?我們找了廿幾年前都是新鮮人,今日已經是上市公司主席的王利民接受挑戰,試試拿着用$750過一星期,體驗這個年代的新鮮人生活,其實唔難?定還是不可能的任務呢?同一時間,我們又訪問了兩位於去年大學畢業,現時月入萬多元的真‧新鮮人,與大家分享一些生活實況。
記者:黃子配
攝影:鄧鴻欣、梁志永、周芝瑩、伍慶泉、劉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