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專題:龐貝氏童闖進《腦朋友》 Cosplay療癒系阿樂

星期日專題:龐貝氏童闖進《腦朋友》 
Cosplay療癒系阿樂

【本報訊】9月一個星期天,10多名化身卡通角色的工作人員,在紅磡工廈一個單位忙進忙出。時間到了,輪椅上的女孩,被推入幻想世界,經過《魔雪奇緣》走廊,再進入《海底奇兵》化妝室,米妮化妝師早已準備就緒,畫筆一揮,小女孩成為《玩轉腦朋友》的阿樂,接着由花木蘭與童軍羅素打開大門,迎面而來是父母扮演的阿燥與阿憎。
記者:伍雅謙

淇淇由父母推進《玩轉腦朋友》實境,已化身動畫角色的工作人員拍手歡迎。朱永倫攝

原本只是一個「罕有」造型計劃,13個攝影師分別為13名罕有病患者,拍攝出他們的夢想場景。有失明者希望回到視力正常時、有病人夢想成為歌星,也有姐姐看着同患遺傳罕有病的弟弟,等不及藥物病逝,她只欲待在寧靜的大海。

長期依賴呼吸機

11歲的鍾穎淇是罕有病龐貝氏症的患者,需長期依賴昂貴的藥物、輪椅、呼吸機及胃喉生存。但她說,自己是阿Joy(阿樂)。電影《玩轉腦朋友》中,主角韋莉腦內5位角色,包括阿樂、阿愁、阿燥、阿憎及阿驚,代表5種情緒。數月前淇淇看完這套電影後,從此自比為阿樂,鍾母笑言,「你同佢講早晨呀淇淇,佢會話我唔係呀,我係阿Joy呀」。
最初只是簡單的照片拍攝,但負責操刀的攝影師曾偉鋒,接觸淇淇父母後,深受感觸,「佢哋一直想畀個女嘗試接觸呢個世界,冇收收埋埋,真係好積極活出人生,我想帶出畀多啲人知」。他不甘只拍出一張用軟件加工而成的「事後相」,要將卡通場景變成真實環境,讓淇淇真正處身電影世界內,享受拍攝的過程,「過程係重要過張相,可以幫人實現到夢想,就係一張好好嘅相」。
要將一張動畫照片真實呈現,並非一件易事。他自掏腰包,花費5位數字打造佈景及道具,找來逾15位義務工作人員整整籌備了一個多月,單是場內270個記憶球,每一個都要由工作人員用人手製作,才做出可握在手中,也看似記憶滿載的水晶球體。
拍攝當日,攝影師阿鋒自己穿上巴斯光年衫,設計場景的建築師化身為阿拉丁,變出滿佈記憶球的現場,燈光師是花木蘭,特技化妝師是米妮,還有白兵、跳跳虎、依唷、Minions及黑魔女等,所有工作人員都化身成了童話角色,將白色影樓打造成主題樂園。數名壯丁將肌肉、脊椎及頸部乏力的淇淇連同呼吸機抱上佈景,讓淇淇得以離開輪椅,如常人般感受真正拍攝。

還未變身的淇淇正走進幻想世界。

攝影師曾偉鋒接觸淇淇父母後深受感觸。

抽血痛楚變「阿愁」

「開心,超級開心」,戴上藍色頭髮、畫上阿樂妝的淇淇指,最喜歡的角色是阿樂,隨後又向扮成阿燥的爸爸說:「唔靚仔,怪獸!」惹來在場人士大笑。
現場氣氛太歡樂,飾演阿燥的爸爸一直做不出「燥樣」,他說,惟有當淇淇沒有禮貌時,才會阿燥上身,「佢叻唔叻其實唔緊要,但對人一定要有禮貌」。
淇淇體內缺乏分解肝醣的酵素,每隔兩周便要入院注射酵素治療,因為血管太幼,醫護人員將針插入皮膚後,再用針尖在皮下尋覓血管至出血,痛楚令淇淇由阿樂變為阿愁,但哭泣過後,又會回復阿樂的身份。
電影中阿樂非常盡責,為主角韋莉保存快樂記憶,淇淇這位阿樂也一樣,拍攝現場人人掛上興奮笑容,看似是眾人為她塑造阿樂造型,但這位阿樂也確實為大家帶來歡樂。
共13輯相已陸續拍攝中,全部會於年底完成,明年2月26日公開展出,詳情有待公佈。計劃由香港黏多醣症暨罕有遺傳病互助小組策劃,並與香港專業攝影師聯網合作,為罕有病患者拍攝夢想場景,包括龐貝氏症的賴氏兄弟,黏多醣症患者鄧偉智、周曉燕、馬歷生等。淇淇的相輯,其中一張便是阿樂騎在爸爸阿燥身上,與媽咪阿憎一同抓着半空代表開心的黃色記憶球,相信這輯相也會是他們仨的黃色記憶球。

場內270個記憶球,每一個都由工作人員人手製作。

淇淇騎在爸爸身上,與媽咪一同抓着代表開心的黃色記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