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裕彤離世】
【本報訊】縱橫地產界半個世紀,鄭裕彤不乏得意之作,當中有三項經典傑作:大型私人住宅屋苑荔枝角美孚新邨、尖東新世界中心,以及灣仔會展綜合物業。美孚新邨更令鄭裕彤成功將新世界,發展成為本港四大華資地產商之一,每次均從淡市入市搖身一變港產化地產大亨。
記者:程俊華 朱連峰
鄭裕彤早於五十年代已經涉足地產發展,但主要都是與其他商人合作中小型項目,包括與霍英東共同發展銅鑼灣香港大廈。至六十年代末,美孚新邨原址為美孚石油的油庫及船塢地皮,因油庫搬遷,將地皮改作住宅用途,並以全港首個屋苑式發展項目。
美孚新邨是全港首個大型私人住宅屋苑,共有99座,迄今仍是全港規模最大屋苑,合共提供13,149伙。美孚同時亦是全港首個設有示範單位兼賣樓花的大型屋苑,創下賣新盤先河。
美孚新邨項目首期在1968年落成,整個項目投資年期超過十年,為當年發展商罕有的舉動,加上其間曾經發生股災,亦未有打擊新世界發展美孚的決心,可見彤叔早已「瞓身」押注在地產發展業務上。
當年呎價$68 升值200倍
美孚新邨當年一手價最平只約3萬元,就算是最貴的全海景樓王單位,售價也不足10萬元。近年樓市瘋狂,美孚新邨樓價升至近2,000萬元,其中1期百老匯街8號低層A室海景戶,實用面積1,387方呎,去年3月以1,905萬元易手,呎價13,735元,成為屋苑歷來成交金額最貴單位。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樓王第一手業主於1969年的買入價只是9.45萬元,當年呎價僅68元,至今升值200倍。而此單位更見證近50年樓市盛衰,曾於2003年8月沙士後轉手,樓價僅396萬元。不過,該單位過去六任業主,每次轉售單位均賺錢。美孚新邨9月份錄得逾30宗買賣,成交價最平455萬元。
八十年代初,將前身為荃灣德士古油庫的地皮,發展成海濱花園,亦為新世界另一大型屋苑。其他如沙田第一城、荃灣愉景新城,及居屋變私樓項目的紅磡海濱南岸,新世界都有份參與。
創先河拆售服務式住宅
除住宅發展外,在1971年,彤叔以天價1.3億元從太古洋行手上買入尖東沿海的「藍煙囪」地皮,82年建成新世界中心及酒店大型綜合發展項目,一度成為尖沙嘴地標,奠定彤叔在本港地產界的重要地位。
新世界中心落成後不足40年,6年前開始拆卸,將重建成巨無霸商業項目,估計明年第四季竣工,或能搶回地標之位。
八十年代初,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樓市持續低迷,彤叔卻以18億元與貿發局發展灣仔新填海地皮,即現時會議展覽中心第一期,除了提供大型展覽場地,亦創先河拆售外形似足酒店的服務式住宅部份「會景閣」,成為九十年代當炒的豪宅。而寫字樓部份亦悉數拆售。
美孚新邨小檔案
總 期 數:8期
座 數:99座
單位數目:13,149伙
入伙時間:1968年至1978年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