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覺患了「爸爸症候群」,具體病徵是,看任何事物,只要牽扯到「孩子」的元素,便會自動代入父親角色,感情放大、無法自制。
看《屍殺列車》,看到大隻佬老公犧牲自己擋住喪屍和大肚妻子泣別,心有戚戚然,未有流淚。但看到主角孔侑受到感染,要和愛女永別,畫面回憶女兒出世時的可愛場面,回憶爸爸第一次抱起那團柔嫩小生命的喜悅,「爸爸症候群」立時發作。代入自己是孔侑,我竟然要和曾小B訣別,撕心裂肺,無法抑止,淚水粒粒皆辛苦流出。
看日劇《牙刷和女友》,講一個媽媽帶着小兒子雨夜遊蕩街頭,投靠已經廿年無見的中學同學內田有紀。這是相當突兀的情節,內心忍不住駁斥「咁核突點會好意思麻煩人哋」,誰不知鏡頭一轉,那個媽媽講了一句對白「請無論如何讓這個孩子可以好好的睡一覺」,然後大特寫那個無助可憐、渾身濕透的小男孩,「爸爸症候群」發作。
如果我窮途末路,帶子洪郎和曾小B雨夜流浪,我仿佛看到孩子飢寒交迫顫抖的身軀,為了讓他可以美美的睡一覺,別說叩門了,叩頭也是義無反顧,甚至犯法的事我也夠膽做了。
患了這個病,重看經典情節,也會有新的體驗。
《書劍恩仇錄》,講到鐵膽周仲英的小兒子無意間供出文泰來的下落,周仲英一氣之下錯手打死自己親兒子。然後紅花會群雄找麻煩,周仲英帶他們看那具兒子躺臥的小小棺木。
就這個情節,我以前看完就過了,今天卻病發,竟然代入角色,如果躺在棺木是自己的兒子……你知道嗎,我竟然激動得淚水奪眶而出﹗﹗
我老婆以為我有病,怎麼看金庸的小說也看到哭起來?
當父母都如此,為了子女意志無比堅強,內心卻敏感脆弱,謹向各位病患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