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10月又是小一面試高𥧌期。在報章不時見到各類「小一面試必勝法」的講座,由小朋友影面試相的角度、笑容,到面試衣着風格、如何包裝portfolio,到警惕你踏入校門那一秒開始已有老師暗中觀察,各虎媽躁媽宜以一副雍容得體、家教滿滿的姿態,帶着子女去報到。
也容我湊湊熱鬧。講到小一面試,要準備,其實是要早幾年就開始準備了。準備些甚麼?不是儲cert、不是考級,也不是讀兩間幼稚園,逼孩子琴棋書畫早早跑出。要準備的是,孩子的「可持續學習」的能力。
甚麼是「可持續學習」?不妨換個角度,設想自己是小學校長,你會喜歡收哪類學生?一位五級鋼琴、多次獲獎,但不懂自理而說話又不直望別人眼睛的5歲小朋友,和另一位無學樂器,但自信、專注又愛看圖書的小朋友,你會選擇哪一位?
校長取錄的小朋友,短則讀六年至小學畢業,龍校更會讀12年至中學畢業,學習只會越多越深、壓力也漸次變大。回到5歲這個年紀,讓我們反思一下,持續學習能力強的小朋友,大概是這樣的:情緒樂觀、正面,自信,專心,容易與人相處,不怕挑戰,喜歡閱讀(代表語文基礎良好)。這些品質,真的不是一個K2暑假、或者一個面試班就能培養出來,是起碼經歷兩、三年的教養而有。
所以說,講小一面試,其實是回歸「教養」二字,幫小朋友建立內功,不能臨急抱佛腳。內功深厚、教養得宜的小朋友,不敢說「必勝」,但肯定考到心儀小學的機會一定大大增加。
蘇菲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