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你同行:治病與治人 - 張淑儀

乳你同行:治病與治人 - 張淑儀

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在中文大學醫學院35周年慶典上提到「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道理十分明白。
醫學生時代,我們要啃的書本不少,上病房見病人時,往往只顧研究他的病情,對一對書本所說,找出診斷及治療方法,對病人當作一個個案(case)處理,而忽略了他是一個人(patient)。
不少醫學生畢業後都是抱着這種態度,去面對病人。行醫久了,尤其私人執業後,與病人直接接觸及溝通多了,慢慢領悟到醫治病人,有別於醫治病症,我們醫人的目的,是為病人消除疾病,讓他能夠重新踏上人生之路。
最近一位病人,只有四十歲出頭,確診乳癌,她十分害怕癌症的威脅,含淚要求我將她兩邊乳房連同淋巴結都割除,實行斬草除根,以除後患。
從乳癌治療角度,她屬於第一期,可以做乳房保留的手術,腋窩可以做前哨淋巴結檢查,若果沒有受感染,就不需要做全腋窩兩組淋巴切除,避免日後手腫的後遺症。至於另一邊乳房切除,更加不需要考慮。她沒有家族乳癌病史,遺傳引起另一邊乳癌機會甚微。
細談之下,原來她有朋友做了全乳切除,她認為可以接受,而且以為乳癌會擴展至淋巴及另一邊乳房,所以選擇「割清晒」,癌症就不會復發。這實在是對乳癌的誤解,及對癌症的過度反應。
幾經唇舌,向她解釋乳癌痊癒不單靠手術,局部乳房切除配合電療,存活率及局部復發機會,與全乳切除相若。手術配合輔助藥物治療,才可消滅游離的癌細胞,減低復發機會。經過一番解釋,她結果明白乳癌治療的道理,接受我的建議,做了保乳手術,再準備下一療程。
回顧與她的溝通,的確要互動。若我依隨她原先的想法,割除兩邊乳房及淋巴,我便省卻解釋,可預見她就算沒有復發,將會一生人都不快樂。對我自己來說,就是失職,沒有就醫學的最新資訊,讓病人掌握,做出明智的決定。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