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投資債券只需考慮違約及利率風險,而且波幅較股票低,特別是高評級的政府債劵更被視為波動市況中的避風港,但隨着不少政府債孳息跌至負數,避險天堂已不復再。
由於負利率遍及德國及日本債市,以致高收益債市及新興市場貨幣債市出現投資機會。美國、歐洲及亞洲三地的高收益債亦由今年2月低位大幅上升,我們早於去年11月已看好高收益債劵,特別是美國高收益債劵,不僅孳息高,並具備美國經濟向好的基本因素支持。
雖然我們現時持續看好美國高收益債劵,不過鑑於已累升不少,我們已將部份持股套現,並將部份資金轉投至歐洲高收益債市,因其可持續受惠於歐央行量寬政策。在過去18個月,歐洲經濟保持增長,如要捕捉歐洲經濟續復蘇,投資歐洲高收益債的風險較歐股低。反觀,在亞洲市場,目前亞洲投資級別債券提供約4厘的孳息率,相對吸引。
此外,我們現時亦偏好新興市場本地貸幣債劵,到期孳息率可逾6厘,有迹象顯示新興市場貨幣已貶值至接近底位,但債券前景仍取決於其經濟基本面。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企業及主權債於息差未有效反映經濟疲弱下,我們不看好此類資產。
今年最大驚喜莫過於美國聯儲局立場轉為鴿派,多次下調加息預測。不過,商品價格上升或令美國通脹升穿聯儲局目標,故我們認為現可將價值仍便宜的通脹掛鈎債券納入債券組合內,並維持較短持續期的債券組合。
總括而言,多元資產投資可透過多元化債券投資如歐美高息債及新興市場本幣債獲取不俗的收益,但亦要留意全球經濟不穩、利率政策和政局的不確定性,以及通脹風險,於風險及收益中取得平衡。
George Efstathopoulos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