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浪迹遊蹤】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說來容易,實際要幾多考量幾多愛,才能令一個人放下所有搬離故地?「一晚,我只用了一晚去想。」十年前,25歲的曼谷青年旅行來到清邁小村莊,有如神推鬼擁決定搬來。對城市生活的厭倦,讓他走進一個無馬路、無電話訊號的世界,尋找生活的另一種可能。多年後,為了村民,他開設樹屋酒店,倒沒忘記初心,在發展與保育的十字路口,堅守可持續發展之途。
The Giant是清邁的打卡熱點,不難明白:如懸浮空中的平台餐廳、無敵森林景酒店房、自家種植的咖啡、位置偏僻,有種私房景點的感覺,最為文青所愛。由市中心乘車來個半小時,尾段都是在叢林泥路上打轉,司機也不禁訴苦兩句,我們在後座倒是舒適,一路玩手機的同伴發現訊號消失,就知道我們越走越遠。
我與Mickie相約在朝早,下車時一陣寒意,方覺身在900米高的山區。打開閘門方見大榕樹,目測近20米高(約6層樓),十幾支節如千手觀音向外伸延,有《阿凡達》裏巨樹的氣勢。「它超過200歲了,當初見到就覺得與別不同。」Mickie由咖啡廳裏探頭出來,年紀三十開外、all back髮型,手臂上的圖騰由T恤的袖管裏爬出來,一開口卻溫文得很。
厭倦城市生活 走進山林歸隱
他在曼谷出生,本身只是個平凡打工仔,在市場推廣公司任職,甚至沒有特別喜愛戶外活動。10年前的一次旅行,來到清邁東北面的小村莊Baan Pok,就毅然決定搬來。「坦白說,連我自己都有點意外,但當時就有種強烈要逃離城市的感覺。」村莊在這一大片樹林裏,沿山而建,住了56戶人家,以種咖啡為生。早期泰北有許多村落以往靠種罌粟花為生,到60年代泰王推動Royal Project,讓村民轉型種咖啡,現時計劃發展到全國300多條村莊,北部以種Arabica咖啡豆為主,南部則種Robusta。他初來幾年入鄉隨俗種咖啡,慢慢體會到村民其實也對生活有怨言。「這裏的基建不好,馬路行不了車、電話沒訊號,他們以往步行到市區,要翻山行10公里。」同時農村收入低下,不少年輕人惟有出城工作,一家人便得分隔兩地。
為村民建設樹屋 堅守保育原則
他希望為村民做點事,然而自己深知商業化的利弊,於是定下宗旨:發展不一定是魔鬼,前提是不能破壞環境。他想推廣村裏的咖啡,但市場上競爭激烈,與其直銷,倒不如造一個地標更實際。村裏的大榕樹向來靈氣十足,令他有了樹屋的構思,然而實行起來也不容易。「許多樹屋建在樹木上,其實是在破壞樹的結構。」這裏就全部有支架撐住,建築與樹木完全分離,更會每年請樹木醫生來做檢查,確保健康。餐廳的露天平台有270度森林景致,賣簡餐與自家種咖啡,味道濃得來帶點澀,有包裝咖啡豆可買走。下面設五間房讓人借宿一宵,算不上豪華,卻吸引不少城市人來放空一下。
員工幾乎全是村裏人,當中Kun以往在市內賣毛巾,離家工作薪水又不高。回來工作後,Mickie教他沖泡技巧,現在已是專業咖啡師。「他來了之後,令我變成更好的人。村莊也有許多的轉變,大家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旅客許多時不經意用了殖民者心態,希望一些未被過度開發的旅遊點,永遠保持那份純真,卻忽略當地人渴望發展的期盼。與其要人故步自封,不如教曉他們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讓當地人以及遊客了解,對保護自然環境的責任。
The Giant Chiangmai
地址:Baan Pok Village, Huay Kaew Sub-District, Mae On District, Chiang Mai
時間:8:30am-5pm(星期一休息)
電話:+66 86 776 2946
facebook:The Giant Chiangmai Thailand
住宿:每晚約$780起
TRAVEL MEMO
•簽證:持有效特區護照或BNO毋須簽證
•機票:HKExpress香港至清邁,來回經濟客位機票連稅約$2,006起
•貨幣:HK$1約兌4.5THB,文中價錢已折算為港幣
記者:甄俊宇
攝影:林栢鈞
編輯:梁浩維
美術:黃創泰
鳴謝:HKExpress、泰國政府旅遊局(香港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