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篩查 電腦登記考起長者

腸癌篩查 電腦登記考起長者

【本報訊】政府資助的大腸癌篩查計劃昨開始,1946至48年出生的長者可約見參加計劃的基層醫生及安排進行大便隱血測試。有醫生指昨最少有兩名病人約見及安排測試,整個診症及解釋測試的流程只需十多分鐘至半小時;但因計劃要求長者先登記參加醫健通系統,而部份長者登記資料有誤或無登記,或需花多一倍時間。

多花半小時完成流程

1947年出生的李女士稱去年曾出現大便有血病徵,醫生診斷為痔瘡。但她擔心大腸出事而參與計劃,昨到診所安排做大便隱血測試。參加計劃的長者需先登記醫健通系統,不懂電腦的李女士由家人代為登記。但李小姐整個診症過程仍花上約一小時,因家人登記資料有誤,要於診所重新登記。她指整個過程仍算暢順,但對不懂用電腦長者或有困難。
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今日最少有兩名已預約長者安排做測試,正常十多分鐘至半小時可完成流程,包括向病人查詢病歷,解釋測試流程及由護士教病人收集大便樣本。但有長者未預先登記醫健通,需返家再登記。衞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主任程卓端表示,近日中心設立的熱線,也接獲長者查詢如何登記醫健通。中心過去一段時間已聯絡非政府組織解釋大腸癌篩查計劃,及希望組織協助長者登記醫健通。
首階段大腸癌篩查計劃只容許1946至48年出生的長者參加,全港該群組長者有19萬人,當中2萬人已登記醫健通,中心希望有5萬人次參加計劃。明年計劃會擴展第二階段,1949年至51年出生的長者可參加,之後再擴展至1952年至55年出生長者。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