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不時在社交網看到一些超近鏡的唧黑頭、唧暗瘡、唧粉刺短片,雖然邊看邊大叫嘔心核突,卻總是心思思繼續看下去,當看到片中人用鉗將黑頭暗瘡粉刺連根拔起,明明片中主角不是我,但內心竟然覺得有點爽。因為短片有點嘔心,怕別人以為我重口味,故沒向人提起過,但有次和同事閒談,竟發現原來大家都會看這類短片,就算看到皺埋眉頭、起晒雞皮,也想繼續看下去,還說要購買片中那個鈎型的粉刺鉗,難道我們都有特殊癖好?忍不住再走到街上問問年輕人,部份人看罷短片竟表現興奮,「看到(粉刺)拔了一半,但另一半還在,就會很想將餘下的拔出來,內心有種囉囉孿的感覺,一定要將它連根拔起」,甚至有人覺得唧粉刺只屬小兒科級別,表示識睇一定睇呢啲:「唧很大粒的暗瘡,膿頭爆發出來那些」,嘩……
上網查看,發現美國加州有一個女皮膚科醫生Sandra Lee,特意開了一個YouTube頻道,專門上載幫病人唧暗瘡黑頭的片,年多以來吸引到超過170萬粉絲follow,最厲害的一條短片,點擊率更超過二千萬(但這條太重口味,記者看了幾秒不敢看下去),極之誇張,再看看短片的留言,又發現很多讀者都表示看完後感覺很治癒,很滿足,甚至問還可以在哪裏找到更多類似短片,但原來喜歡看這類短片,並非好事。
註冊心理學家陳志豪指,現時在香港社會裏,大部份人都有壓力,都會感到不安,內心有點不平衡,潛意識是很不開心、很焦慮和缺乏安全感,所以透過看這些比較負面或嘔心的短片去尋求刺激快感,另外,因為壓力太大,很多人都會喜歡見到別人的不幸,從而安慰自己並不是最差的一個,紓緩壓力,但其實這也算是一種心理虐待。
那麼豈不是不應再看?陳志豪認為,其實不需要特別克制自己禁看該類短片,「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不是叫你不要看,而是要找出喜歡看的原因,分析你內心不平衡、不開心的事,你開心的話我相信你不會喜歡看這些片」,短片的粉絲們,從今開始要小心留意了。
記者:黃子配
攝影:徐振國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