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進一步推動大眾參與器官捐贈,香港眼科醫院來年將擴展眼角膜捐贈服務,包括拓闊眼睛捐贈聯絡中心的服務範圍,以及增加眼角膜聯絡主任及技術員,冀把平均輪候眼角膜移植的時間由2年縮短至1年內。
記者:于健民
本港自1961年已開展眼角膜移植服務,根據衞生署數字,直至去年12月31日,本港有374人輪候眼角膜移植手術;而在過去8年,醫管局每年平均獲捐贈近270片眼角膜作手術之用。
東區醫院增聯絡中心
香港眼科醫院副行政總監林乃文昨在闡述周年工作計劃時表示,現時輪候眼角膜移植平均時間1.5年至2年,15/16年度進行了233宗手術;但由於本港僅得3間眼睛捐贈聯絡中心,港島區未設有聯絡中心,找尋合適捐獻者有一定困難,來年會增設兩間中心,其中一間設於東區醫院。同時會增聘眼角膜聯絡主任及技術員各2人,以加強推廣及統籌服務,冀把輪候移植時間縮短至1年內。
其中一位捐贈者家屬李小姐,兩年前哥哥因為急性心肌梗塞於東區醫院離世,她在得到其家人同意後,立即將哥哥一對眼角膜捐贈予兩位受助者。她表示,自己與親人並不拘泥於傳統「保留全屍」的概念,「至少瞻仰遺容嗰時,我唔覺得我哥哥有乜唔同咗」,是以能夠傳承大愛,希望市民多加支持。
而伊利沙伯醫院服務來年亦有革新,該院行政總監盧志遠表示,因應九龍中人口逐漸老化、骨科服務需求大增,伊院將加開1間24張床的骨科急症病房,病房着力加入長者友善元素,如彈性軟墊膠地板,及設善終關懷室,讓臨終長者可以在院內安詳離世。而為應付急症室「逼爆」,該院亦會在流感高𥧌期間,以特別津貼方式邀請其他公院的熱心醫生幫忙診症非緊急病人。
他又指,醫管局即將完成九龍中聯網劃界重整,12月1日先完成廣華醫院、黃大仙醫院及聖母醫院撥歸九龍中聯網的行政程序,預料明年4月1日起,三間醫院的病人可以獲轉介至九龍中聯網的醫院作復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