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削減成本,有投行直接裁員,而中信里昂選擇要求員工放無薪假,有外資投資高層分析,放無薪假一來免卻支付高昂遣散費,同時可避免市況轉好時人手不足,做法進可攻退可守。
據了解,國際大行若要裁員,賠償要求都會高於勞工法例的要求,「炒一個做了10年的賓架,賠30個星期(7至8個月)薪金好正常」,所以裁員其實是需要成本,反而叫員工放無薪假去節省成本更有彈性。
賓架被裁後或轉行
有中資投資銀行家指,外資大行裁員減成本的主因,無非是人工太高,平均比同行高出50%。被裁的員工即使能接受較低人工,亦未必能在行內「浴火重生」。他解釋,外資大行參與新股承銷,「多數靠個名去賣股票,同個客保持關係,實際工作好靠律師,寫招股書就靠細行」。故此不少大行賓架被裁後,於中小型投行每一、兩年就會轉工,「話就話同公司唔配合,但其實就因為自己唔識做嘢,難聽啲講就係呃飯食」。有行家更揶揄被裁的大行賓架,「搵唔到工嘅話,好快會見到佢哋出嚟搞基金、搞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