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教育除了走火入魔,還非常造作,比如一個校外增值課程,推出「三百二十元執紙皮」的假日活動。三百二十元是一人價,也就是說,離地中產父母如果想讓子女體驗貧窮的滋味,兩個大人,加一個小朋友,支付合共九百六十元給主辦機構,便可以一家人齊齊執紙皮了。
報章真實個案,一個老人通宵執紙皮,大約可換得二、三十元港幣。兩大一小無經驗人士執紙皮,要執多少個周末才能執到九百六十港幣呢?對少不更事的小朋友來說,花九百六十元去「玩」執紙皮,體驗半日不同的生活,回到家沖個涼換上乾淨衣服,就重新回到生活軌道了。那半天執紙皮生活,跟出錢去電視台玩了一次角色扮演沒甚麼不同,可能小朋友還覺得很有趣,很好玩。
而家長的台詞大約不外乎是:「爸爸小時候很努力讀書,所以現在做投資顧問,每分鐘上落的錢閒閒地八位數字或以上。媽媽也是非常非常努力讀書才做到律師的,每小時收費三、四千。那你是不是決定好好讀書呢?否則成績不好,升不了好的中學,將來甚麼前途都沒有,只好去執紙皮。執紙皮好慘的,執一天都不知道能不能去麥當勞食個套餐……」
所以中產家長覺得九百六十元「玩」執紙皮很值得,小朋友玩得開心,他們也教訓得過癮。至於主辦機構,當然更開心。算是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