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居民小姐與阿信 - 鄧達智

原居民小姐與阿信 - 鄧達智

如若奉上真心,不得已說再見;最困難。
幾經掙扎,不說不說還須說;從名字、結構到內容,必須轉、縱使不止一次。舊的名字,舊的人事,舊的本質……
開始來得太順利,錯誤並非沒瞭解,只是推動了,只望修補,未敢截停。
沒可能繼續,才三個月?
會否太快……如若錯配,三天也已太長!結果在六個月之前來一次大清洗。
很久很久以前,其實那時我祖母並不太老,自己那時年紀幼少,五十多歲的她在我眼裏已經很老。
尤其那年隆冬,村邊農場大火,乾燥的北風將火勢燃燒送上半天,放眼望去,火光熊熊(聽說過萬隻雞瞬間燒焦,燒雞之味,多天不散。)那年老屋翻新裝修,我們搬到巷尾附設禾堂寬敞大爐大灶廚房並穀倉牛欄雞舍、我們叫「屋仔」的組屋。
消防人員未至,那些年跟今天英雄典範消防隊根本兩回光景,「有水放水、冇水散水」,大家都怕農場主人付不起「水」,火勢燃燒禍及其他村舍,趕緊回家搬遷財物將家小遷到安全地帶。背景大地恩情的艱辛歲月,普通村民還有什麼身外物得搬、除了人命?(今天原居民普遍認定妖魔化,更無辜被既得利益者衝口失言,變作極難化解「官、商、鄉、黑」四大惡其一Component,可有人替既無利益、也無氣勢絕大部分原居民發出公平聲音?)
母親着年紀略長姊姊拖好弟妹先避去祠堂前空曠廣場,一面收拾基本財物,同時吩咐祖母添衣走路。
永難忘懷阿嫲回應:「我老啦,雙腳嚇得發軟、癱瘓,不走啦,讓我留下,燒死算……」
祖母沒被燒死,還多活三十年才壽終正寢,情況是:永遠孔武有力我母親將阿嫲扛上背脊揹到祠堂。
是的,在這些火光眉睫、風雨飄搖生死關頭,永遠沒有一名男性成人,即是:我父親、我爸爸在場(看舊時電影「爸爸離家上班去」、「我的父親母親」、「楢山節考」,旁人大概奇怪隔籬呢位阿叔男人老狗乜飲泣得咁淒涼……)那次之後,死力保護一家老小性命幾毛錢,阿媽腰骨自此常痛。
也觀察到;來自書香世代大府第家庭份屬小姐的祖母與來自圍仔自小養成頂天立地為父母扛起半頭家的母親之間的分別。
也看到老人思聚不思變,寧死不遷的特質。
我已老大,是否因此抱殘守缺,不遷?
某程度上,我似母親,阿信原型之一;命途多舛,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她祖先飄洋過海到地球完全相反的另一面,血液不單純,然而愛恨分明、拼幹不屈。
至愛祖母徹頭徹尾就是幾十世祖原居民原型(怎止二世?)沒幾個不是走不出村口憑祖業存活,吃土地的精汁;然而可愛、柔弱、欠幾分硬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