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兒女都大了,先後送去英國讀中學。孩子在英國讀寄宿學校,假期不少,遇長假期就回香港,父母有空也飛過去探望,現代通訊方便,每天可視像通話,通過視像每天見面,收綫之後就如在家時各自回房。
今時今日,孩子放洋,已無天涯海角相隔之感。我女兒在英國讀大學的時候我替她算了一算,一年之中,假期有一半時間,若每次放假都回香港,讀一年書,有半年在香港。其餘那半年的留學時間,也是一眨眼就過,好像剛剛飛去上課,轉個頭又放假回來了。
朋友慨嘆,真是今時不同往日,想想他八十年代在意大利留學的時候,逢年過節去電訊局排隊打個長途電話回家,話要講得很急,最好一口氣說完,因為電話費太貴。那時的留學生,留學數年,完成後才回來,這真叫「學成歸來」。現在的孩子也有學成那一日,只是其間已不斷歸來,也就少了一份山重水復的感覺。
不同時代的年輕人,條件不同,太平世道,經濟發達,留學生的日子也越來越好過。作為父母,有條件當然希望孩子的日子順當好過,可以創造條件也盡量創造,至於孩子有沒有出息,那就不應扯在一起說,沒說過好日子就會沒出息,艱苦環境必出良材的。
都是命。父母有父母的命,孩子有孩子的命,盡可能不讓孩子日子難過,供書教學,並保持良好的家教,父母責任已盡大半,其餘,就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