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症室治理病人,除了需要反應快外,有時也要耐心,不由得你急,例如處理自殺個案,更是要整個團隊緊密配合。我記得一次有一名中年男士,因為懷疑自殺送到急症室。從救護員裏得知他服食了過量藥物,情況雖然不太差,但對我們來說,越早知道是甚麼藥物,越有助之後的治療。
他入了急症室後一直沉默不語,問他資料都不理不答。同事知道我有處理自殺個案的經驗,立即找我幫忙。
感同身受了解病人
我見到他呆滯地躺在病床上,即時拉上所有布簾,其他同事靜了下來,悄悄離開,留下一個安靜和有私隱的地方給病人。我用平和的語氣說:「知道你是不想這樣做,一定有一些你解決不了的事,你亦唔會走到這一步。」
他聽到我的話,立刻流下淚來。我繼續說:「我們是想幫你,請告訴我你吃了甚麼藥及甚麼事情,使你這樣做?」他很合作, 告訴了我,他吃了20多粒安眠藥及10多粒退燒藥。他說,因為生意周轉不到,欠下了數十萬元的債務,感到前路茫茫,無法解決,才會輕生。
這故事給我一個很大的感受,如果感同身受去了解病人,往往比用公式的提問,效果好很多,病人亦會因我們的真誠而願意與我們合作,去面對他的問題。病人對我們的信任是令到治療有效的關鍵,當然團隊的合作同樣不可缺少。
撰文:長洲醫院急症室資深護師梁順華
逢周一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