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在6月的公投中決定離開歐盟,令市場感到意外之餘,亦為第三季經濟蒙上陰影。隨着文翠珊獲委任為新一任首相,局面稍為回穩。為紓緩脫歐對英國經濟的衝擊,英倫銀行早前減息至0.25厘,並擴大量化寬鬆計劃。不過,由於英國尚未正式與歐盟協商脫歐條款,公投結果所帶來的潛在影響仍然有待觀察。
受加息及大選兩項因素影響,美國經濟前景亦見隱憂。聯儲局上周宣佈議息結果,一如市場所料,維持利率在0.25厘至0.5厘不變。雖然當局這次按兵不動,但主席耶倫8月於Jackson Hole會議上表明加息理據增強,最新的會後聲明亦指出短期風險「大致平衡」,市場預期年底前將加息一次。同時,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臨近,市場開始出現不穩。
亞洲方面,近日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動力放緩的程度比預期大,經濟表現續呈下行趨勢,投資及工業生產均有放緩迹象。我們相信,雖然增長減慢部份是受嚴重水災拖累,但投資的確持續疲弱。另外,日本央行宣佈重新設定貨幣政策,承諾繼續擴大貨幣基礎直至通脹率超越2%的目標。惟市場對此並不樂觀,甚至質疑量化寬鬆的成效已達極限。
由此可見,今年市場充斥着不穩定因素,有可能引致亞洲及環球市場動盪。尋求減低波動影響的投資者,或可在亞洲短期債券基金中尋找出路。相對於整體市場,投資短債能夠減低投資組合中的波動性及所提取的款項,原因是短債對孳息率及信貸息差變動的敏感度較期限長的債券為低,因此相比期限較長的債券,推算短債的票息及資本金投入的確切性較高。
萬靖思
安盛投資管理固定收益亞洲區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