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店舖阻街定額罰款1,500元新例昨日生效,跨部門執法隊伍早前已警告首日會打擊深水埗4個阻街黑點,惟不少店主仍未適應新例,昨連環中招被罰款。有商戶炮轟當局執法標準不一,酌情範圍及口頭警告非一視同仁,影響商戶做生意,更有人因此大哭。食環署首日最少發出101張罰款通知書,庫房進賬最少15萬元,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指已給予緩衝期,籲商戶配合。
記者:袁楚雙 文兆麟
店舖一向不得於營業範圍外擺貨、加層架或加簷篷延伸營業範圍,惟過往相關法律程序耗時及判罰偏低,立法會3月通過新修訂的《定額罰款(公眾地方潔淨及阻礙)條例》,執法部門可向阻街店舖發1,500元定額罰款告票。
深水埗阻街黑點大南街、基隆街、北河街及桂林街,昨早仍有店舖貨物及層架置於行人路,大多數是向店外伸延1至2呎。食環署人員其後四出巡視及向違法商戶罰款,不少商戶叫苦連天。
首日發出101張告票
棉被竹蓆店店主陳女士收告票後不禁嚎啕大哭,她指從無被抄牌,被罰後心裏很不舒服,指罰款足以支付女兒2個月補習費,認為新例影響生計。陳批評檢控標準不清晰,「佢鍾意㗎咋,頭先有兩個(食環署職員)仲話『幾好吖,應該唔使做』,後尾就有人嚟做(執法)喇!」
旁邊雜貨店店主石先生在門外加建木梯和層架擺貨,方便區內長者出入和購物。他稱早前曾向食環署查詢該擺貨位是否符合新例,對方不置可否,他以為無違例,未料昨竟遭票控。石炮轟政府指示不清,而且有地區獲酌情處理,深水埗卻一刀切罰款,有欠公允。
北河街一菜檔將發泡膠箱和膠籮堆滿門外,即時被食環署人員發告票。負責人謝生無奈說:「呢度啲舖租你想像唔到,咁細嘅地方好貴,唔擺貨出去根本冇辦法生存。」生果檔負責人黎生不滿執法不公:「有啲就警告,我哋就立即抄牌。」
旺角花墟因「具地區特色」獲酌情權容許店主在舖前3呎擺貨,花墟昔日花、草、人及車爭路之況昨已不復見。旺角奶路臣街、牛池灣村、屯門新墟及置樂同獲酌情容許擺貨出舖前2.5呎至5呎,民政署指安排屬臨時性質,將定期檢討。
食環署昨日最少發出101張罰款通知書,食衞局局長高永文指,新例落實前已做大量宣傳工作,相信店主清楚自己店舖營業範圍。被問到會否給予執法緩衝期,例如先警告後罰款,他解釋數月前就此事通知店主時,已經是所謂的緩衝或過渡期,故希望店主配合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