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免費電視業近年競爭激烈,部份已開台的電視頻道廣告收入欠佳,初期營運更錄虧損,鳳凰香港僅以約24億元投身本地電視業,令人質疑會否難以營運,但學者認為有母公司鳳凰衛視的支撐下,表現未必遜於對手。
節目庫成熟可「一雞兩味」
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指,鳳衛在內地已有成熟的節目庫,這正是現時永升及港視所欠缺的優勢,如果節目庫「一雞兩味」同時在內地和香港播放,雖然在港的資本投入表面上看似較少,但效果卻未必比對手遜色。
他補充,網絡發展是大趨勢,現時鳳衛在內地的手機應用程式提供大量節目觀賞,雖然是次未有提及網絡發展,但鳳凰衛視網上平台的市場策略相當進取,相信他們一定有網絡計劃,不排除是待正式獲發牌後才公佈。
The Bees Group行政總裁曾錦強估計,全港整體免費電視市場的廣告收入約有30億元,假設行會發足3個新牌照予全部申請人,6間電視台平均瓜分下,每個台約有5億元的收入空間。但他指出,近年網絡興起,搶走不少免費電視台的廣告,令免費電視廣告收入有回落迹象,對新電視台的吸引力持觀望態度。
他解釋,新電視開台初期要慢慢累積觀眾,廣告費無可避免比現有電視台便宜,營運初期勢必蝕錢,但經營有道的話日後仍可回本,「(免費電視廣告)又未必話完全冇得做,廣告界一定歡迎多競爭,有競爭先有進步,客戶先有叫價能力」。
■記者袁楚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