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已故填詞人黃霑的主診醫生、心胸肺外科醫生嚴秉泉,大前年為爆肺男病人做簡單手術,病人手術後3小時去世。死因庭昨繼續研訊,法醫分析死者對麻醉藥產生不良反應,導致抽搐和血壓低等症狀,加上患嚴重冠心病,令心臟急性缺血。法醫指死者血液麻醉藥含量高於正常治療水平2倍,達致命水平。
記者:勞東來
死者何鑑泉(64歲)於2013年7月22日,在浸會醫院進行俗稱「黐肺」胸膜固定手術。協助嚴做手術的護士潘美安昨供稱,見到嚴在手術房親自把同意書給何簽署,但她沒聽到嚴當時向何解釋風險。手術完成時何仍清醒及沒異樣,她與嚴離開病房,嚴填寫記錄和交帶工作後便離開她視線範圍,但兩三分鐘後何開始投訴傷口痛,10分鐘內已在抽搐。嚴前日供稱他離開病房填寫記錄後,5分鐘後曾回病房問候死者有沒有不適,之後才離開。
何進行的「黐肺」手術,即是將麻醉藥利多卡因及滑石粉溶液注入胸腔。毒理化驗發現何體內,每毫升血液中利多卡因含量為11微克,法醫潘偉明昨指正常治療水平是1.5至5微克,而根據國際法醫毒理學家組織TIAFT資料,致命含量為10至25微克。潘推測麻醉藥疑經爆肺破洞流入肺組織,繼而進入血管,但他解釋,致命水平並非指用藥總劑量,只有進入血液麻醉藥才有影響。
嚴早前供稱為減低黐肺手術病人痛楚,12年前起提高一半麻醉用量,其後過百名病人均無嚴重併發症,其中3分之1與何有相似心臟問題。雖家屬質疑增量不少,但嚴稱以其專業判斷沒問題。
心血管病加劇中毒反應
潘昨指何出事時抽搐、血壓低和心律不正,症狀符合麻醉藥中毒,屬死亡主因,這些症狀再影響心臟供血致死,何的心血管有數處阻塞,心血管病可加劇中毒反應。
代表嚴的大律師引述另一劉姓法醫報告,指利多卡因致命含量應為22至25微克。潘指致命水平沒硬性界線,其數據引自國際權威,是綜合以往案例得來,曾有低於10微克致命案例,視乎病者情況。他承認其數字偏低,但符合何整體情況。
律師續引述劉法醫指,利多卡因中毒會令心臟立即停頓,潘則指中毒有不同表現,不能因心臟沒立即停頓便排除中毒。研訊下周二繼續。
案件編號:CCDI9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