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Playgroup:真.入魔 - 蘇菲

飛常Playgroup:真.入魔 - 蘇菲

練功小心走火入魔,行了岔路傷身又傷心。甚麼是走火入魔?例如,要5歲的小朋友認懂hinge joint、pivot joint和saddle joint等的位置。
有誰可以告訴我,5歲的小朋友為甚麼要學這些東西?為他們鋪路考哈佛嗎?當所有教育專家都提倡,幼兒學習應與實際生活連結,這才能令學習變得有趣、有意義、才能深化,但偏偏有學校認為5歲幼兒學Head an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太淺,應要懂hinge、ellipsoid joints?那下一步是不是要教心臟結構,學right atrium(右心房)、left ventricle(左心室)了?
過份的超前學習,除了讓學校和家長有一份沾沾自喜之外,對小朋友毫無益處,反而將他們天生的好學之心消滅於萌牙狀態,這是無法彌補的。勉強要5歲小朋友記住ellipsoid joints,相信到他們6歲的時候已經忘記得七七八八,但學習又難又無趣的印象卻印在腦中,一旦讓他們害怕學習,那麼未來的路就只會更崎嶇。是愛?是害?自己計一計。
涉事幼稚園的職員又說,那份K3英文工作紙只是興趣班的內容、並非強迫人人要學。言下之意,就是興趣班屬自由參與,若父母有求,那也怪不得學校。是的,一隻手掌拍不響,有需求才有供應,這本來就是市場定律。但若涉及教育、特別是幼兒教育,在一眾願意付鈔、盲目追求「教深學深」卻又對幼兒發展毫無認識的家長面前,幼教界是不是更應緊守專業,堅持對小朋友最有利的學習?賺錢是一件事,但總不能只為賺錢而不顧幼兒的利益吧。

蘇菲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