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選舉論壇,還是在網絡世界,在踢走689和下屆特首跑馬仔議題上,都有一種意見,就是認為討論換特首沒有意義,只要一國凌駕兩制的體制不變,只要一日沒有實現特首普選以至雙普選,那麼任何一個特首都無法擺脫專制強權的魔掌操控,無法執行真正向香港市民負責的政策,甚至無法不執行向大陸傾斜而不利於香港人的政策,無法避免倒向中共國的人治社會。
這當然有道理。因此,社會上自決以至獨立的思潮湧現,無論對2047的討論,或定下自決為奮鬥目標,或倡導全民制憲,或港獨,都是基於一種認知:在現體制內任何變動均無意義。
我想起文革開始時,大陸批判《海瑞罷官》,那時左傾思潮認為,絕不能正面肯定海瑞這種清官,因為清官的所有作為都是為了維護封建皇權專制制度,清官緩和了社會矛盾,穩定了社會,也就是延緩了改變制度的革命到來,從這個意義上看,清官比貪官更壞。而貪官呢,他的貪污腐敗激化了社會矛盾,他的行為破壞專制皇權的穩定,催生了社會反抗意識,應該正面肯定。
這種思想,迷惑了許多民眾。講道理吧,不能說沒有道理,但由此而衍生的道德觀,就把我們日常生活的是非觀念道德觀念顛覆了。貪官好過清官,壞人好過好人,進而是為達到革命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可以把社會道德準則顛覆到這種田地。文革造成的整個中國社會的道德崩解後遺症即從此而來。
根據這種意識形態,那麼香港延續689的管治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的四年管治催生了港獨思潮,喚起了香港人的自主意識,社會的沉淪崩解讓許多香港人覺醒。如果換上了曾鈺成或曾俊華呢?對反對派的圓通的手腕,對香港利益和原有價值的維護,都會緩和社會矛盾,平復抗爭思潮,延緩了港獨意識。若按此思路,香港人應該選擇一個比689更不堪的特首。
按此思路,投票給民主派不如投票給建制派,因為建制派的事事保皇會激發社會更大的抗爭,而民主派則是充當了維護體制的花瓶。
這種論述和意識,與文革的左傾思潮是同一路數,顛覆了正常人的是非和道德觀念,變成壞人比好人更可取,保皇比民主更值得支持。即使成功革命改變體制,社會付出的道德代價都會永劫不復。
就政治現實來看,儘管英治時代的政治、經濟、自由的價值系統不斷淪落,但整個社會的穩定基石——獨立的司法制度仍然維持。在這個基礎上,備受破損的廉政、文官系統、有力的立法會、獨立傳媒、社會公義仍然有望撥亂反正,至少絕大多數市民是這樣盼望。因此,在一個殘破體制下,支持一個不太差的人任下屆特首,仍是多數人的期待。否定現有的一切,不從政治現實出發,追求徹底毀滅並認為只有這樣才有新生,或認為怎樣的漸進改變都無意義,那是政治的虛無主義和左傾幼稚病。
香港自主的理想是好的,當然不能放棄。但追求理想也要踏出現實的腳步。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