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我橫洲家園

衞我橫洲家園

【本報訊】不管城巿鄉村,無分老老嫩嫩,香港人為安居窮忙一生,到頭來蝸居也好,田野也罷,也敵不過以發展作包裝的官商利益。2015年10月30日,港府在毫無諮詢下刊憲遷拆元朗橫洲綠化帶的居民,候任立法會議員朱凱廸介入事件受死亡恐嚇,傳媒揭發政府為保鄉紳利益,犧牲永寧村、鳳池村和楊屋新村三條非原居民村。88歲的老村民懷疑不堪收地壓力中風、57歲公務員新建家園不保,一張張收地通知書背後,是尋常如你我百姓家的故事。
■記者潘柏林

墳旁土地照搶 王婆婆:要住到死

貧無立錐之地,王婆婆1988年購入楊屋新村山邊寮屋,避開外面高昂租金,不單無懼屋旁10米處的一座座山墳,更視之為免收地「護身符」,一直住得順心,「我哋又唔驚!」豈料政府今次連山墳旁土地也不放過,去年10月政府刊憲收地建屋,王婆婆的寮屋亦是收地範圍,她傷心又氣憤,「我諗住住到死為止」。
今年74歲的王婆婆耳朵不靈,但說話中氣十足,頭髮濃密,感覺年輕。寮屋最少逾50年歷史,她自己在楊屋新村居住逾28年,居所旁邊便是一座座原居民的山墳,政府去年底突然提出收地,她大感意外,幾次去政府總部示威抗議。據她了解,附近墳墓涉及的原居民後代亦不滿政府動工怕騷擾先人,但未有公開抗議。
王婆婆自言退休後靠生果金和子女偶爾給予的零用錢過活,為節省生活費,在後山執拾柴枝作為燃料煮食。她希望政府不遷不拆,即使要收地,希望港府放寬上樓限制,讓受影響村民獲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