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造價高達853億元的高鐵工程,繼4月被揭發路軌生銹後,再爆出使用有問題組件。根據運房局提交立法會最新文件,港鐵巡查高鐵隧道工地時,發現有瑕疵軌道固定夾。有工程師指固定夾為軌道關鍵組件,若問題嚴重可導致列車出軌;高鐵工程至今向承建商累積賠償19.25億元。
文件引述路政署收到的港鐵報告指,港鐵巡查高鐵隧道時發現工地出現若干生銹軌道,亦發現有瑕疵的軌道固定夾,已安排承建商盡快更換有問題的軌道固定夾,亦敦促港鐵跟進及改善。
本身為工程師的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表示,軌道固定夾有兩種,一種用作將路軌固定在石屎路枕上,另一種用於路軌分岔路的轉軌機制中,若有瑕疵,隨時導致列車出軌或不能轉軌而撞車。他指事件反映港鐵驗收粗疏,而承建商或因工程延誤減少人手致質量下降,「額外維修成本都係要納稅人埋單」。
今年3月發現生銹路軌
港鐵回覆查詢時表示,早前定期路軌檢測中,承建商發現少量完成安裝的路軌固定夾出現瑕疵,已即時責成承建商全面檢視及更換,整體路軌鋪設工程進度並未因此受到影響,又稱工程物料的生產及驗收一直設嚴謹機制。至於生銹軌道於3至4月時發生,因經歷不同天氣狀況出現氧化銹迹,工程人員會適時清理,營運前亦會打磨所有路軌。
高鐵工程仍有743宗承建商申索未處理,追討金額達249.25億元。已處理申索則有170宗,已發放19.25億元賠償。首列高鐵列車將於本月底以船運形式送抵香港,再運送至石崗列車停放處進行首階段測試及驗收。其餘八列高鐵列車稍後陸續付運。
另外,據運房局及港鐵提交立法會的沙中線工程季度報告,沙中綫整體完成約59%,其中預訂2019通車的「東西走廊」截至6月底完成約74%,至於預計2021年通車的過海段「南北走廊」完成約35%。
路政署在文件指出,造價798億元的沙中綫單計考古及金鐘站攤分的超支金額已涉54億元,因項目的前期工程應急費用不足,運房局會盡快向立會尋求追加撥款。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