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太子的一拳館內滿是人,不少女生汗流浹背地練拳;三年多前,就是這裏拯救了中三輟學的胡凱欣,由一個讀書不成、沒有目標、做事得過且過的女孩,蛻變成泰拳冠軍。周六越南亞沙運開幕禮,19歲的她雖愛美,也不介意做個口腫面腫的港隊持旗手。
阿欣並非說笑,她真的可能在亞沙運開幕禮前已被打得口腫面腫,皆因其泰拳48公斤級比賽,周三已展開初賽(見另文),她笑言:「如果是贏比賽但被打腫臉,我不介意。」一頭長長啡髮,身形嬌小,笑起來稚氣十足,被家人叫做「妹妹」的阿欣,由2013年至今已累積本土賽18戰全勝,以下另外三個綽號,可帶大家更深入認識她。
綽號一 「流攤欣」
跟阿欣的訪問中,「揸流攤」這三個字從她口中說過不下三、四次。從小學升中一,自言有少許讀寫障礙的她已不想讀書,每天都想逃學,但年紀太小逃不了,所以甫放學就跟朋友在街外流連夠才回家:「真的對讀書沒有興趣,沒有半點成功感。」阿欣中一已需重讀,中三未開學就決定輟學,她坦言父母也管不了她,幸好泰拳令她重獲新生。
中二那年,阿欣跟習泰拳的姑丈到拳館學拳,但未有一見鍾情,初時只當作放學後消閒活動;教練叫踢沙包100次,她除了頭數次認真之外,其餘都馬虎了事,大家都叫她「流攤欣」。拳館老闆兼教練柯尊鼎(Ray)回想那時的阿欣也一肚氣:「她不願打之餘又對人臭臉,打拳沒有用心,每日由一點『hea』到五點多。」
Ray其後聽到阿欣輟學的消息,不忍心下要她三選一,一是讀書、二是找工作、三是認真練拳,阿欣現在想起來,要多謝教練:「教練那次很兇,我逼不得已選了打拳,初時仍是『揸流攤』練,直到2013年拿到冠軍,開始有成功感和目標,才慢慢喜歡泰拳。」每次香港賽,胡媽媽都會到現場支持女兒,但每次女兒受傷,父母都十分心疼,亦仍有微言。
綽號二 「珍寶珠」
現在泰拳行內人多稱阿欣為「珍寶珠」,她自言很喜歡這個綽號;因她自少喜歡糖果,珍寶珠是多年來首選,試過在比賽日食了七支,訪問那天,她就買了十多支,怕到越南後買不到喜愛的可樂味,她說:「我天生不易肥,最喜歡甜食,由一開始練泰拳到打比賽,我都習慣於賽前賽後吃。」
綽號三 「女版曹星如」
阿欣每次比賽,大家都會看到粉紅拳套,以及一頭咖啡色長髮,她說:「這把長髮從小留到現在,咖啡色頭髮在我開始打比賽就染,感覺可以帶來好運。」現在每日練拳四至五小時,平時在拳館兼職教練,她說沒有泰拳,不知自己會變成怎樣。Ray則希望阿欣的經歷,能夠給年輕人一個榜樣,讀書不是唯一出路;阿欣也坦言想擁有像香港「不敗拳王」曹星如在西洋拳的影響力,自己能夠吸引更多人去關注泰拳。
記者:徐嘉華 攝影:何家達 場地提供:Ray's Muaythai G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