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婦離婚買樓破限購

夫婦離婚買樓破限購

【本報訊】內地樓價升勢持續,滬、深等地更屢傳「離婚買樓潮」,主因內地為壓抑樓價,實施限制購買商品房措施,買屋者必須查驗戶口和結婚證,才能辦理房產證。
內地以往按戶口限購,限制同一家庭,亦即買樓人、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只能新購一套商品住宅。加上買首間屋和第二間屋的首期及利率存在差異,如一套普通住宅,首間的首期為三成,第二間已升至五成,故部份想多買一層樓的夫婦離婚,以令其中一方可再以首置方式享受較低首期和利率。

內地樓盤分住宅及公寓,兩者在首期、貸款利率及年期都有不同。

公寓不限購 吸引炒家

限購、限貸的政策亦導致投資需求走向公寓,因為公寓不限購,但無法落戶、不佔學籍,故吸引投資者入場炒作。
公寓屬商業性質,只能承造商業貸款,首期需付45%至50%以上,有別於住宅可用公積金、商業貸款等組合組成貸款,首期只需三成。由於公寓前期成本較高,故亦衍生出「氣球貸」等需求。
有中資分析員坦言,深圳因金融產業盛行,當地利用P2P及特色貸款較進取,加上公寓本身普遍座落在市中心,面積多是小戶形如44平方米、70平方米等,非一般用家所需,而投資者在「商業銀行都借唔到七成,所以好肯做P2P」。
他指,公寓的開發商目標買家都是投資者,連水、電都以商業收費:「佢哋買得公寓都知咩事,都係炒啦」。但因商業物業包括辦公室、商舖等只佔總體樓市銷售額約15%,對整體樓市影響仍較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