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時段迫巴士迫地鐵真是一位難求,尤其住得稍為遠點車程更長,所以有說城市人討厭上班,天天這麼擠公車也是原因之一。心理學家認為,天天跟陌生人擠在一起,成為了我們生活一部份,人人自顧自的滑手機,避開其他乘客目光,自動成為自閉乘客,讓我們情感更為抑壓。
芝加哥大學知名社會心理學教授 Nicholas Epley 指出,我們通常不敢跟陌生人溝通和接觸,主要有兩個思想的誤區,首先經常以為別人沒興趣結識自己,另外以為獨個兒窩在一角最開心。Epley 邀請參加者在芝加哥地鐵進行實驗,跟陌生乘客搭訕,一般參加者預計只有四成人有興趣跟自己交談,但出奇地,實驗開始後竟有100%的人樂意跟參加者交談! 反而是參加者的固有思維掌控了自己的行為。人們由於經常「以為」陌生人不友善,所以下意識跟人維持距離。此外,參加者在實驗後亦發覺,跟陌生乘客搭訕後,反而比自己想像的爽,打破了自己先前認為自顧滑手機更開心的假設。Epley 反復在實驗中證明我們預測和現實的落差。常言道,思維決定行為,研究希望透過客觀的分析,讓大家有新的睇法,有多一點選擇。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是天生交際花,但偏偏在迫得要命的環境下變得冷漠,當身邊的人都是透明,誤把自閉當自由,從早到晚低頭不理人,甚至刻意避開周遭陌生的臉孔和目光,但只消大家肯留意一下身邊的人,投以友善的目光,釋出善意,不必要去搭訕,或許大家會覺得,世界都特別美好。
參考資料:
1,Epley N, Akalis S, Waytz A, Cacioppo JT. "Creating social connection through inferential reproduction: loneliness and perceived agency in gadgets, gods, and greyhounds." Psychol Sci. 2008 Feb;19(2):114-20.
2,Epley N, Schroeder J."Mistakenly seeking solitude."J Exp Psychol Gen. 2014 Oct;143(5):1980-99.
記者﹕陳以恒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