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慧眼:「獵頭說」國情的領悟 - 張慧敏

職場慧眼:「獵頭說」國情的領悟 - 張慧敏

我一生人最大的財富,莫過於有一班肝膽相照的知己,不怕老土一點講,甘願兩脇插刀救我於水深火熱的生死之交我都有。一連幾篇說國情,就有好友心疼我在國內的經歷,當中的委屈、忐忑、徬徨,實在不足為外人道。
中港矛盾不是文化差異一般的簡單,是根本價值觀南轅北轍,還有對法治精神有獨特獨自的詮釋,都是我們香港人沒有辦法了解和接受。印象深刻的第一次,是發現國內同事為公司印名片、信紙信封的單據,竟然有兩張。一張三百多元,一張千多元,拿來報銷的是千多元那張。找同事來問個明白,他竟然理直氣壯說三百多元是本地人價,我這些外地人,自行去找他們的話肯定被開天殺價,千多元已是很好非常合理的價錢。
根本是已出之物,他亦盡了責幫我爭取到外地人最低價格,他收中間差價天公地道,反問我甚麼問題!我當場啞口無言,我問自己即使不能接受又可以奈他如何?炒了這個他,還有千千萬萬個他。自此之後我知道,不管甚麼角色做甚麼事,收回佣、枱底交易,對他們來說是天經地義、最正常不過的事。至於我們這些外來人能不能夠接受,是先我們自己要考慮解決的事。人在江湖,洗濕個頭,除非夠果斷決絕抽身而去,否則只能視而不見。
所以後來雖說是為了照顧爸爸,果斷斬纜結束國內業務,其實我並不孝順或偉大,是給了我一個完美的下台階壯士斷臂,走得快好世界。但話說回來,這些寶貴經驗,更加堅定我信念,國內市場即使真有黃金遍地又如何?這口飯我沒有本事吃亦吃不下,死了的心最乾脆。

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