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又是歌名,五月天的。有人說,做大事不拘小節。我不能、也不會反對這句話。不過,我總覺得做大事前,是要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再日以繼夜、再夜以繼日般、默默地、靜靜地、不斷地重複做一件又一件、一件又一件的小事。然後,這上千上萬的小事,自然會交織在一起,最後成為大事。
周日,在瑞典一個球場,發生了一件小事。當日,11屆聯賽冠軍AIK主場迎戰超聯對手。當球員拖着「球僮」,從場中通道一起步出球場時,全場13,000名球迷徐徐站立,並拍手致敬。原來,球僮並非真‧球僮,他們是「老頑童」。他們是AIK其中12位年紀最大、介乎81至96歲的老球迷。年紀最大、今年96歲的Ake Jigstedt感動的說:「這實在是太可愛了!我自1936年成為AIK球迷,我認為這次經驗非常特別。」
儘管球員不可或缺,但是球迷才是球會靈魂。球員可能come and go,球迷基本never goes。一生一球會的球員買少見少,幾乎在地球絕種;一生一球會、贏一齊贏、輸一齊輸的球迷,則仍於各地舉目皆是。球迷,就是一生一火花。昨晨於電台節目跟「何B師傅」何守信談及,如果要選一家香港球會效法的話,那一定是南華會(原來師傅當年是南華小球迷)!綜觀四代球迷,只有南華或東方有此凝聚力。港超聯賽剛剛開始,大家想像一下:如果今季南華與東方能效法瑞典AIK,在10月2日的「南東大戰」或明年3月18日的「東南大戰」,向支持球會逾半世紀的老球迷致敬的話……每一位長者都有機會向傳媒把往事娓娓道來,這將是香港球壇最重要的小事之一。
陳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