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月中國部份地方政府重推限購、限貸政策,卻被視為交行貨。有官媒即出手指摘地方政府辦事不力,導致調控政策效力落空。
人行旗下的《中國金融時報》指,部份城市調控政策頻頻落空,甚至以「加槓桿」方式去庫存等政策走偏現象,地方頻出地王、零首付、日光盤及離婚潮等亂象,導致地、樓價急漲,全因地方政府無擔起責任,無落實中央調控政策及方針要求。
文章指,地方政府調控重點應控制樓價泡沫化,因當前樓價高企已令民眾抱怨連天,樓市泡沫化傾向亦成為國際上某些機構打壓中國經濟前景的口實。
新華社則指,全國「冰火兩重天」現象仍嚴重,一線城市樓價居高不下,二線亦現過熱苗頭,三、四線嚴重高庫存,一線及二線城市地王層出不窮,在市場持續分化,調控也得因城施策,樓價上升較快的城市及輻射區應出台約束性政策。
據國統局公佈8月份70城房價顯示,有64個(或91%)城市上漲,僅得4個城市樓價錄得下降,按月升幅最高為5.6%。內地易居研究院按數據測算指,8月份70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按月升1.3%,是2010年5月以來的最高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