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捷止血 純利2,100萬重組略見曙光「若明年賺多咗或派息」

思捷止血 純利2,100萬
重組略見曙光「若明年賺多咗或派息」

【本報訊】思捷(330)經歷長時間重組,如今終見曙光。截至今年6月底止全年度,集團扭虧為盈錄純利2,100萬元,好過市場預期,當中主要受非經營項目帶動,而經營層面雖仍錄虧損,但幅度已見收窄,分析指集團算是「止血」成功。思捷財務總監鄧永鏞表示,若明年「賺多咗」會考慮派息。
記者:江靖然

思捷去年度扭虧為盈,轉賺2,100萬元,2014/15年度則虧損36.67億元;期內靠一次性出售香港辦公室物業,以及稅項撥備回撥等支持盈利。若撇除特殊項目,基礎業務除利息及稅項前虧損(EBIT)5.72億元,較前年7.18億元收窄。
公司每股盈利0.01元,不派末期息。期內營業額177.88億元,按年跌8.41%,惟按本地貨幣計僅跌1.1%,以集團期內銷售面積減少13%來說,表現算是不俗。

未計劃進一步裁員

有外資分析員形容思捷算是初步「止血」,「前幾年是驚佢未做完手術(轉型)就已流血不止,但現在明顯止咗,未來有無復蘇仲未知,但就算明年繼續輸亦唔多,加上公司有50億元現金,足夠佢慢慢等待轉機,已過咗危險期」。
他表示,集團長遠能否重拾升軌,仍要視乎是否可扭轉批發及亞太區業務的劣勢;更指出思捷的批發及亞太區業務,銷售仍錄雙位數跌幅,是集團未來要處理的最大挑戰,但可幸是網購業務增長相當理想,可抵銷部份影響。
鄧永鏞表示,集團將繼續減省成本及改善物流設備,期望今明兩年節省經營開支10億元,並繼續關閉虧損或表現不佳店舖、縮減批發業務規模。行政總裁馬浩思透露,目前還有40間歐洲分店及10間亞太區分店,因為經營情況不理想需關閉。而早前宣佈的德國裁員計劃,現已接近完成,目前未有進一步裁員計劃。
馬浩思續稱,受金融市場波動及經濟放緩,消費者購物意欲亦受影響,歐洲及亞太區分店人流仍下跌,但平均消費有改善。至於網店業務,目前佔集團收入逾兩成三,尤其是亞太區增長急速,按年升72.2%;同期區內零售店同店銷售錄4.1%跌幅。

考慮搬舖帶動銷售

馬浩思表示,為改善亞太區零售店經營情況,年內將削減高單位數的銷售面積,包括百貨公司分店及特賣場,並考慮將部份分店位置搬遷至人流較多樓層,期望帶動銷售。
他強調,雖然同行減價對利潤造成壓力,但集團有清晰策略,近月經營表現亦有改善,料續受惠網購,毛利水平可持續改善。至於批發業務,目前仍佔集團收入逾32%,去年收入按年跌一成,鄧永鏞坦言,此銷售渠道仍面對逆境,未來會繼續專注改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