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朱凱迪等13名非建制候任立法會議員昨舉行聯合記招,要求特首梁振英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回應橫洲發展計劃6項提問,包括誰決定將1.7萬單位變為4,000單位、政府的「摸底」過程及結果、跨部門小組委員會名單及會議紀錄等爭議。朱昨亦表明不會參與特首提議的平台,冀以權力及特權法調查發展計劃是否涉官商鄉黑勾結。
朱凱廸拒入「摸底」平台
朱凱廸揶揄梁振英邀請他加入橫洲發展平台之舉是摸底,「香港就係太多行政主導,以為放個人入去傾就得」,強調香港需要公開、透明的民主制度。朱認為應將問題帶回立法會更為合適,「希望團結力量,用特權法調查事件,等市民喺立會搵番政治希望」。朱正努力爭取建制派支持,惟以不願施加壓力為由,未有透露建制派議員身份。
參與聯合記招的非建制議員包括姚松炎、梁頌恆及梁國雄等。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功能界別議員姚松炎稱,調查不會減慢發展計劃,「如果強行繼續計劃,反而會因快得慢,因受民意授權嘅議員唔會通過議案」,現時應撥亂反正,促當局按「先易後難、先棕後綠、重新諮詢」為發展原則。
社民連梁國雄認為利用特權法調查橫州事件可杜絕事件政治化及成政權爭鬥手段,「當個個都睇到公開晒嘅資料,就冇人可以將事件當成政治籌碼」,促所有指摘他們玩政治的人應贊同使用特權法調查始末、追究行政機關失當及誠信問題,並為未來改革城市規劃制訂方向,破除摸底文化。
■記者葉偉東
非建制派促梁交代六大疑問
‧誰決定將17,000單位縮至4,000單位?
‧蝦尾新村丁地增加是否政府與曾樹和摸底結果?
‧政府是否隱瞞研究報告內容,誤導立法會及元朗區議會?
‧跨部門小組是如何成立及由誰人做決策?
‧誰是跨部門小組成員及有甚麼職權?
‧自2012年涉及摸底的時、地、人及決策過程如何?
資料來源:綜合朱凱廸、梁國雄、張超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