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統局公佈的70城樓價指數顯示,8月份70城房價有64個(或91%)城市上漲,僅得4個城市樓價錄得下降,2個城市持平,按月升幅最高為5.6%,最低僅跌0.3%。
內地易居研究院按數據測算指,8月份70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按月升1.3%,是逾6年、即2010年5月以來的最高漲幅,亦比7月份升0.7%進一步擴闊。
國統局數據顯示,4個一線城市的按月樓價均錄上升,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新建商品房樓價分別按月升3.8%、5.2%、2.1%及2.4%,按年計僅得深圳放緩,但樓價按年仍升37.3%,北京、上海及廣州按年升25.8%、37.8%及21.2%。
中央無意實質打壓樓市
整體新建商品房樓價升幅榜當中,按月計算仍以二、三線城市升幅比較大。各城市中,升勢由鄭州、上海、無錫、合肥及福州領先,分別按月升5.6%、5.2%、4.9%、4.8%、4.3%。
而按年計,則數廈門升44.%、合肥升40.5%、南京升38.8%、上海升37.8%及深圳升37.3%。內地九成城市上月樓價均上漲。
中資分析員坦言,現時各地調控「純粹交吓功課」,中央亦無意實質打壓樓市,因1至8月深圳、上海以至全國新增土地供應建築面積僅約5.2億平方米,而2014年同期供應卻逾7億平方米。
不過,該分析員指出,部份一線城市的樓價升幅主要因為市場氣氛良好,令樓價繼續升,但成交量「好收斂」,縮減至數十萬平方米,較3月份高峯期一手盤200萬平方米大減。
然而,他認為三、四線城市部份樓價會平穩,部份城市如昆山、東莞、惠州等,「現時樓價指數無反映呢啲城市有幾誇張,但其實隨便都升五成至一倍」。
不過,深圳政府若有意供應增加,當地人工成本貴,相信不少廠家都願意撤出,只要將工廠地改造住宅,供應可立即大增,令樓價有壓力。
而一線城市則受限購、限貸而令樓價放緩,惟除非信貸收緊,反則難逆轉升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