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試裝CCTV挽形象 盼杜絕違規 司機憂生意減

的士試裝CCTV挽形象 
盼杜絕違規 司機憂生意減

【本報訊】的士近年屢傳出拒載、濫收車資等事件,政府開始研究推出優質的士,回應市民訴求,引起的士業界不滿。推動的士發展聯會出新招反擊,下周試行「的士攝錄錄音監控安裝計劃」,首階段共10部的士裝上監控鏡頭,對準車廂拍攝司機和乘客情況,日後若接獲投訴也有片可查。聯會期望一年內有2,000部的士響應。
記者:馬志剛

參加計劃的士會將鏡頭(箭嘴示)裝在倒後鏡,鏡中能看錄影畫面。馬志剛攝

聯會委員之一李超凡指,以往投訴主要是拒載、濫收車資和粗言穢語等,但強調只是少數害群之馬。新計劃首批的士會在擋風玻璃正中央上方、原有倒後鏡位置將加裝攝錄鏡頭,以廣角鏡清楚拍攝車廂情況。的士車窗和後座乘客前方有告示提醒乘客已進入錄影範圍,司機亦會口頭告知。新計劃暫屬自願性質,由車主自費加裝,涉500多元至1,500多元。李超凡表示,計劃已徵詢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業界將跟足公署指引。首階段6部市區的士和4部新界的士參與。

乘客可要求關掉

錄影片段暫保存兩三天,此後自動覆寫蓋過舊影片,稍後研究儲存到電腦硬碟或伺服器,暫定最長保存一個月。至於如何確保錄影器或記憶卡不受干擾,李坦承目前仍須司機自律,相信運輸署會願意介入協助規管,亦證明業界能提供優質的士服務,政府毋須另發優質的士牌照。聯會另一委員袁揚威稱,首階段司機須自行啟動鏡頭,乘客可要求關掉;惟日後若硬性規定司機不可干預攝錄系統運作,乘客只能「搵架冇鏡頭嘅坐」。
大律師陸偉雄就對計劃抱懷疑。法律上拍到乘客樣貌要得到其同意,「影到佢去邊、同邊個一齊,可能唔想俾人知」,如何處理拍到影像亦未清晰交代,日後片段外洩也難追究;若鏡頭拍到走光片段亦可能觸犯相關罪行。私隱專員公署不評論計劃,但指因涉眾多乘客資料,建議業界先評估可能侵犯私隱的風險,慎重考慮有否需要進行監察及其他較不侵犯私隱的方案。新計劃也遭司機和乘客質疑。司機吳先生指乘客或擔心談話內容被記錄而少搭的士。乘客陳先生指遊客區常截不到的士,監控鏡頭難規管拒載,對成效存疑。

【乘客心聲】

謝小姐:
「私隱都唔算係好大問題,因為坐車都叫做係公眾地方,應該唔會有乜特別問題。」

陳先生:
「私隱都會係一個問題,我覺得司機應該有專業操守,安裝鏡頭未必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