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出現第4宗本地感染登革熱個案,患者為一名居於黃大仙天馬苑的59歲女子,於亞皆老街眼科醫院上班。由於今年首3宗本地個案均位於中區,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病人有否在中區活動。專家指,登革熱已有跨區傳播風險,市民必須在室外做足防蚊措施,若有發燒等病徵應立即求醫。
衞生防護中心指,該名59歲女子於9月9日起發燒、發冷和皮膚出疹,上周四入住瑪麗醫院,昨日出院。中心表示,該女士過往健康良好,入院的時候已經退燒,但她的血液樣本驗出有登革熱病毒;她的家人未有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
翻查誘蚊產卵器指數,樂富西、黃大仙中2個較近天馬苑的監察站,今年的指數水平未曾高過20%的警戒水平。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已展開流行病學調查,並通知食環署進行病媒調查及控蚊。
今年第4宗 全部女性
今年4名本地感染個案均為女士,對上一名確診病人為40歲長期病患女子,居於半山干德道,潛伏期間多次在中區嘉咸街街市活動。至於首兩宗個案患者均為長者,潛伏期間多次到過中區動植物公園一帶。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不排除首3宗個案的患者,在病毒潛伏期間曾經到過天馬苑或亞皆老街一帶,並被當區蚊子叮咬,從而傳播登革熱。他指,登革熱高𥧌期料10月底才完結,市民必須保持警覺,做足防蚊措施。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今日將會見18區區議會代表,討論滅蚊工作進展。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