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販故事】葵芳伯伯風雨不改賣涼果 廿年只加價$1

【小販故事】葵芳伯伯風雨不改賣涼果 廿年只加價$1

他戴着草帽,在猛烈的陽光下使勁推着沈重的木頭車。在葵芳工作或是居住的人,或許都見過他的涼果車。他是梁耀棠,又叫糖叔叔(他說他希望別人這樣稱呼他),在葵芳賣涼果已近二十年。夏天他總是穿着白色背心,露出黑黝黝的手臂,手臂比攝影師還要粗壯。他多年來都在葵芳駐守,卻不像其他小販會跨區擺賣,「我每朝六點都在這附近的停車場給人洗車,落場後才去樂聲(工廠大廈)那邊擺檔。」

涼果車上放着七、八十款涼果和零食,從傳統的話梅陳皮,懷舊的飛機欖或是新式的芒果乾都應有盡有。車仔雖然只是一架普通的木頭車,卻是他一手一腳砌成,開檔時兩邊還會加鐵架,好讓多放二十多款涼果,少些力氣也推不動。「賣涼果不辛苦,最辛苦就是推車仔,天熱而且路程又遠,每次都要推廿分鐘。」每到三點,他又會收起檔攤,慢慢的推着車仔到葵涌廣場附近擺檔,「過了午飯時間,這邊就沒甚麼客人,那邊人流反而較多。」採訪當天,有一段行人路還在維修,他只好改走馬路。我看着他身邊不斷有雙層巴士和小巴經過,不禁抹一把汗。

「他廿多年來一樣風雨不改的開檔,除了打風或跟孫兒去迪士尼,其它日子都會開檔。」報紙檔老闆甘先生看到我們,就不斷炫耀糖叔叔的威水史,「他活了六、七十年人,最厲害就是去年跟孫兒去首爾滑雪。」從這簡單的對話,已聽得出他們兩人的感情深厚。二十多年來,兩人就一直互相解悶又互相幫忙,隱隱的有一種兄弟情。

「我剛剛光顧時涼果只是$5包,現在雖然加了$1,但仍然很便宜。」一之是這間店的熟客,每次都會買這裏獨有的鹹桃乾,她說味道鹹鹹酸酸,開胃之餘還很爽脆。涼果車還有用蛇膽浸過的陳皮,質地比一般的陳皮硬,而且甘甘苦苦的,至今依然有不少客人為了它而回頭光顧。「我這麼多年來,只是今年加過一次價。廠商加十多元我也沒辦法,不然連包裝袋錢也虧了。」當港鐵年年放肆的加價,眼前這位老人家卻為那$1而耿耿於懷,我就懷疑這社會是不是生病了。涼果雖然不是他自製,但每種都是由他親自向十多間貿易行取貨版試味,他甚至跟當中醫的家人學習涼果的藥效,方便推介給客人。別以為小販總是沒知識的一群,我們待在一起數小時,他從中共政權聊到立會選舉,再到領展和大白象工程,每個政治社會話題都比我更熟悉。

他的檔口每天由十二點擺至七點,運氣好的話還可以賺到千多元,連早上洗車的收入,還能維持他和老婆的日常開支。「幸好我當年有拿這小販牌。」港英政府在七十年代決定停發小販牌,他卻趕在那之前申請了牌照,好等今天不用過着擔驚受怕的小販生涯。

記者:黃映嫚
攝影:劉永發

糖叔叔每天十二時半,都會在工廠區這條小巷擺檔。

一之是這間店的熟客,每次都會買這裏獨有的鹹桃乾,$6。

飛機欖,涼果車當然不少得懷舊的零食,味道酸酸甜甜的挺清新,$6。

無核加應子,最適合懶惰的客人,$6。

糖叔叔無奈的表示因來貨價上升,今年迫於無奈加價$1,是二十年來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