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候任議員姚松炎早前警告,本港不少地契於2047年到期,若土地大限問題未解決,將會影響銀行及樓市發展。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於網誌上不點名批評,指有議員在毫無事實根據的情況下危言聳聽,又指現在啟動2047年地契續期是不切實際。
不點名批評姚松炎
陳茂波昨日於網誌中,不點名批評有立法會候任議員,在毫無事實根據的情況下危言聳聽,臆測特區政府日後會根本地大幅改變現有政策,是莫名其妙。他籲市民毋須自己嚇自己,別輕信「2047年後將自動失去業權」的傳言,以免在錯誤資訊影響下出售自己的物業。
陳茂波解釋,即使未來將有大量土地契約於2047年到期,在現行政策及先例可援的情況下,政府有經驗、有能力在適當時候處理相關的續期工作,巿民毋須過慮當中的不確定性。對於有提議要求政府現時立即啟動為所有2047年到期的地契續期,陳批評是不切實際,因為由現在至2047年還有超過30年,要早30年進行續約亦違契約定下期限的意義。陳所謂的有先例可援,實際是引述薄扶林花園於2006年期限屆滿時,獲續期50年,至2056年一事,跨越2047年之餘亦毋須補地價;又指香港回歸後賣出及批出的土地,地契年期均已超越2047年。他提及,現時沒有續期權利的契約,在期滿時可由政府全權酌情決定續期50年,而毋須補繳地價。
不過,姚松炎在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則指出,政府有權批出跨越2047年的地契,但不代表在2047年到期的契約可以續租,土地問題不明朗會影響銀行及樓市發展。他認為這個問題有逼切性,政府應及早討論地契到期事宜,再處理立法事宜。
立法會候任議員鄭松泰認為,港人擔心到2047年時,持有物業會否如《基本法》第7條內容所指,香港特區的土地與天然資源歸國家所有,特區政府只負責管理,而令物業和土地變成中國政府資產。
■記者周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