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蘇麗珍 - 馮睎乾

永遠的蘇麗珍 - 馮睎乾

科學家說,宇宙是否無限,可從它的形狀看出端倪。撇開「正負曲率」等術語不談,宇宙的形狀大可用四件日常事物作比喻:若宇宙有限,則它要麼像個波,要麼像個冬甩;若無限,你可想像它是塊平滑而無盡的桌面,也可想像它是塊無限大的品客薯片。根據廣義相對論,宇宙中物質和能量的密度跟空間形狀有關,若大概每立方米有六粒氫原子,即一個地球大小的空間內有一滴雨水的密度,那麼宇宙便是冬甩或無限桌面。科學家多年的觀察顯示,宇宙的形狀很可能是二者之一,而桌面似乎更易計算。
假如真是無限桌面,那麼在宇宙某個遙遠的角落,必然有別的跟這裏一模一樣的世界,也必然會有無限個你存在。打個比喻,假如蘇麗珍有五十件旗袍、二十對鞋,頂多只有一千種配搭;即使她堅持天天新款,到了第一千零一日,必然會重複之前其中一種配搭。假如蘇麗珍永恆地更衣,那麼每種配搭都必然重複無限次。現在想想天地萬有。在無限的宇宙中,我們觀察到的不過滄海一粟(直徑大約是八百億光年),姑且稱之為「塵世」。塵世的原子數目儘管很大,但畢竟有限,原子配搭方式也必然有限。正如蘇麗珍的裝扮會重複無限次,塵世中有限的原子配搭方式,也必然會在塵世外的無限空間重現無限次,即是說,我們所經驗的現實世界,在宇宙深處會有無限個完美或不完美的複製本。
小時候,每一回走進有兩面鏡子相對的更衣室或升降機,總忍不住望着鏡像出神:每個我都比前一個小一點、遠一點,這樣延伸下去,鏡子盡頭該藏着一個像星星般遙遠的我吧,假如有副望遠鏡,又能否望到銀河系盡頭的我呢?長大後才逐漸明白,無限倒影中根本沒有我,有的只是人生鏡花水月,因為歸根究底,我們都不過是一堆以自己方式排列的原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