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巴黎恐襲造成130人死亡,引來全球注目;今年2月,敍利亞恐襲導致最少140人死亡,卻近乎無人問津,難道前者是人命、後者只是數字?攝影師潘蔚能坦言,當初對戰亂國家的概念只是「又死幾多人」,直至到訪約旦的敍利亞難民營,始對遙遠的中東國家,有另一層體會。
難民種花草寄思鄉情
潘直言中東戰亂對港人而言遙不可及,甚至對於死傷了無感覺,「但當你親身接觸過後,呢個唔係數字,呢個都係人命」。潘是樂施會的義務攝影師,自2013年到訪多個發展中地區拍攝特輯,包括雲南波羅多村、馬拉維、埃塞俄比亞等地,上月更跟隨樂施會到訪離敍利亞只有20公里的約旦難民營,為逃到該地的敍利亞難民營拍攝。
港人想像的難民營是髒亂不堪,難民不會想回到戰火蹂躪的故鄉,但容納7.9萬敍利亞人的難民營有另一道真實的風景。潘指,「見到好多居所都種滿植物,原來敍利亞人嘅故鄉屋企向來都喜歡花草庭園」,稱他們「想營造返敍利亞嘅環境,你可以想像敍利亞人對故鄉之情幾深」。
潘說有兩名婦女只望重返敍利亞,開設孤兒院,照料戰亂中喪失父母的小孩;約旦的大部份難民居所亦會掛上敍利亞國旗,「佢哋全部都好想戰爭結束,然後返敍利亞」。敍利亞人更在難民營經營廢物回收,不想令收容他們的約旦增加負擔,亦作為自力更生的收入來源,「唔想攤大手板等救援」。潘更帶着即影即有相機,給難民送上照片紀念,「唔係偉大到要改變世人,而是先改變自己,我相信相片可以打動人心」。
■記者梁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