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選戰新鮮人天天見報,現屆議員悄悄告別。談不上離愁別緒,對公民黨陳家洛而言,立法會已淪為馬騮戲表演場,辯論質素下降,遑論探討政策與法案研究。喧鬧中他慶幸守着學術自由免全面被攻陷。
立會休會後,陳家洛離港近一個月。7月15日現屆議會最後一夜,陳提早離開,無與同僚拍攝大合照,他說是刻意,「其實到最後都係抗爭緊;呢頭拗到面紅耳熱、嗰頭一夠鐘就攬頭攬頸……好似俾人感覺有啲做戲」。
總結議政4年「不枉此行」
48歲肖猴的陳家洛嘆指,「呢4年可以見到,馬騮戲呢樣嘢,各黨各派,有求必應」,最直接影響是議會形象變差,議政質素下降,「見到你哋有啲馬騮出嚟,我哋又派一啲出嚟同你鬥chur,chur完之後,議題唔見咗、關心嘅訴求冇咗,甚至乎焦點係轉移咗,最終係益咗中央、西環同CY,因為佢哋最想見到,唯一可以制衡行政機關嘅議會墮落」,「市民越嚟越睇唔起立法會,正中佢哋下懷」。
由民建聯蔣麗芸搶走社民連梁國雄的鳥籠道具,到吳亮星公然指李波失蹤事件涉洗頭艇,再到最大黨主席答問大會問的竟是全城清潔運動,陳家洛直言,沒有最爛,只有更爛。身為學者,他執着有質素的發言,查數據、看事實,憶述有立法會繙譯曾讚他發言「有前有後」,「對我嚟講係一種好大嘅肯定」,強調建制派以馬騮戲將立法會降格,泛民不應跌入圈套配合,「如果冇一啲有質素嘅辯論,統統只係唔理性嘅聲音,最終只係害到自己」。
苦水吐不完,但4年仍是難得經驗,有份推動15年免費教育,同時守住學術自由免全面淪陷,別忘記他4年前曾以新丁姿態力阻中環海濱用地改劃成解放軍軍用碼頭,掀起公共空間保衞戰。他以「不枉此行」作總結,日後會在另一些崗位,繼續推動香港進行善治(Good Governance)。
■記者許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