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炒房省成本目標達半

滙控炒房省成本目標達半

【本報訊】去年中滙控(005)再啟動3年策略更新計劃,續精簡瘦身,其中俗稱「炒房」的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GBM)業務,明年底前需節省共11億元(美元.下同)成本支出。消息透露,現階段GBM節省進度已達指標一半,進度理想,壓縮風險加權資產(RWA)規模目標亦已完成逾65%。
滙控GBM正進行部門重組及業務合併,外媒不時報道,受重組影響,有相關投行高層或主管被迫離開。

無大型裁員計劃

惟消息人士重申,與歐美投行一刀切裁員相比,滙控GBM並無大型裁員或削減職位計劃,僅「少量表現不達標員工自動請辭或被要求離開」,是戰術(tactical)微調,並非策略(strategical)轉變;至於餘下半數節省成本指標(約5億元),將會透過減少不適用系統、去除過多法定機構及資產負債表等一連串計劃去達標。
據悉,滙控集團常務總監上周齊集本港開會,其間曾討論節省成本進度。消息指出,精簡瘦身不代表終止增聘或投資,亞太區是滙控持續投資增長的市場,集團已宣佈重返亞洲策略,故亞太區GBM員工總數,只會錄得淨增長(即增聘人數一定多於減少人數)。
現時GBM員工總數是自前年6月底以來最低水平,成本對收入比率介乎50至55%。

滙控去年提出策略計劃,到2017年底,集團風險加權資產總額要減少2,900億元,其中1,400億元與GBM相關,截至今年6月底GBM累計減少資產已達940億元。
上月初集團公佈不少於25億元回購計劃,過去1個半月,滙控股價累升近15%。消息人士認為,市場一直對滙控維持穩定派息能力存疑,加上睇淡中國前景,故過去一段時間滙控股價長期超賣。但是次獲監管機構批准回購,外界相信集團資本充裕,能應付未來穩定派息才獲批准,否則回購後又削派股息屬荒謬決定,加上內地經濟趨穩,沽壓掃除,帶動股價向上。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稱,英首相文翠姍暗示明年1或2月,將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展開脫歐程序。
消息指滙控現於德、法及馬爾他等3個歐盟國,擁有全面銀行牌照,倘英國啟動脫歐程序,滙控會因應轉變進行分析,最終若要作出搬遷,實際僅需時3至6個月,不像其他沒有牌照的銀行要經年部署。

記者:劉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