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洲黑幕越揭越臭,政府兩次與鄉事派「摸底」之後,把原本發展1.7萬個公屋單位計劃,向所謂「鄉、黑」妥協,改為先發展第一期的4,000個公屋單位,為此各方不斷查證,才揭發出一、運房局局長張炳良說謊──被要求公開「摸底詳情」時,竟指「沒有紀錄」,2014年8月的政府文件卻揭發,政府曾於2013年7月及9月兩度向「地區領袖」進行「摸底」(Soft lobbying);二、政府竟然有「橫洲發展工作小組」,而竟由特首梁振英親自擔任主席,長期隱瞞公眾;三、同一份政府文件於2015年4月,刪去2014年8月版本內「基於摸底結果」的字眼,隱瞞政府曾向鄉事勢力交涉密會。
政府高官如果心中無愧,這一切可在陽光之下進行,為何要報紙以政府文件來揭發頂證呢?為何張炳良要說謊?為何梁振英擔任這個「橫洲發展工作小組主席」的身份呢?政府高官如陳茂波,被傳媒質問時封嘴離開,只令公眾人士覺得無私顯見私,特別是政府「摸底」的時間點,2013年7月與2013年9月,這兩個時間點所說明的問題,則不止是「向鄉事跪低」,而是「勾結黑幫」的大罪。
好幾位與橫洲項目利益有關的鄉事派地區人士,曾於2013年8月11日梁振英落區「天水圍地區論壇」時高調撐場,當時已經被質疑是否涉及「利益輸送」的「囤地」指控;當日涉及黑社會勢力圍毆在場抗議的社運人士,個別犯案者終被法庭判囚,犯人直認收到「指示」,要「到場支持特首論壇及歡迎特首」、「自己從來對政治沒興趣,當日是遵從朋輩指示阻止抗議人士」──這些指控即使無法證明梁振英有份作出指示,卻足以指出一些人基於利益,因此而「支持特首」以及毆打示威者;如今橫洲的政府文件所引證的,則是更明顯的利益誘因,即因橫洲項目的兩次「摸底」,剛好發生在特首論壇前後,表面證據足以令公眾質疑,橫洲發展的特別安排,是否涉及動員黑勢力去「支持特首」的政治酬庸?
更離譜的橫洲有3.8公頃官地被非法佔用,有些土地竟被霸佔超過16年,地政總署今年2月接獲投訴才調查,竟然將部份官地批出短期租約,容許霸佔官地者「先佔後租」,又恰巧涉及上述「天水圍地區論壇」到場撐特首的鄉事派成員,這種安排又是否合理?
不能迴避單程證審批權
而候任立法會議員朱凱廸遭到恐嚇,正正就涉及他在橫洲發展計劃的立場與言論,把上述所有線索連結起來,則證明政府有必要立即清楚交代,「摸底」的經過與發生,涉及甚麼人士;究竟恐嚇朱凱廸的、2013年撐梁振英的、與政府官方「摸底交涉」的,是否同一批人?
梁振英上任以來一直歸咎「土地問題」,說沒有足夠的土地建屋,而橫洲的證據卻反過來證明,特區政府沒有盡全力去興建公屋,卻向涉及「鄉、黑」等「跪低」,甚至為其隱瞞,大筆一揮劃走1.3萬個公屋單位;也難怪網民奚落,比起每年54,750個單程證配額的人口增長,這4,000個單位能滿足到甚麼需要呢?一方面任由人口增長,一方面縱容霸佔官地以至推遲建公屋,由此衍生的劏房、工廈改建迷你倉、公屋排長龍,政府都有極為不光彩的角色。
橫洲揭露了政府無恥的種種,然而更深層次者,就是香港過度發展,就算有1.7萬個公屋單位,只是單程證這些不需要資產審查者(及其家人)的需求,都不足以應付,香港還有幾多塊土地可像橫洲般來發展?長遠而言,單程證審批權以至配額制度,是下屆特首不能迴避的問題;至於梁振英,則早已因為多次大話「狼來了」,橫洲「水洗也不清」的嫌疑,更令人堅定相信──梁振英必須下台!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