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18號,賞月之後再追月追了兩天,不知家家戶戶今年還有多少吃不下的月餅,又安置到哪裏去了。
老人家多節儉、惜食,又喜囤積,未能即場消耗掉的,先放冰箱冷凍,過幾天過一陣子再說,他們老以為只要放冷凍層,就能永垂不朽的。有年中秋,突擊老人家的冰箱,真的給我逮個正着,居然還有去年剩下來的存貨。今年進步了,但打開來,也已經擠滿了各路親友送來的月餅,再加上中秋小團圓的團員,每個團隊都意思意思奉獻一盒,這場面,又豈一個愁字了得。
果然,散席之後,剩下來棋子大小的共十多個,傳統肥皂那麼大的有三個,最後又重演中秋分餅仔爭議,卻是爭相推讓,結果當然是後生的當仁不讓,仗義接受,為怕老人家太有衣食,一整個禮拜把月餅當飯吃。勸喻老人家別勉強吃,他跟你說別浪費食物,但說到吃壞身體,更浪費醫藥資源,中秋流流,這話又講不出口。
據綠色力量統計,每年港人大約棄置一百八十五萬個月餅,沒有吃下肚裏的,其實都是禮數過多,為客氣而客氣的證物,有些是有心人的真心意,有些僅是擋箭牌,以免被埋怨月餅也沒一件。老人家有時口裏說不,不用了,心裏卻很誠實地會小埋怨,身體卻更誠實,吃不下就是吃不下。
月餅乃奇物,據那統計,愛送的人多,愛收的人少,有69%受訪者表示不喜歡收月餅;為免供過於求,糟蹋地球,我建議往後中秋應節前,互相協調好,親友之間進行月餅配票。先開一個群組,或以電話互通數據。其實都是一家人,不必分那麼細,這邊廂有禮,那邊廂就不必浪費。好友就更好辦,供過於求時,即打告急牌,先行攔住。想要的要多少,會買的買多少,大家開誠布公,保證每個團隊所需月餅,不多不少剛剛好,分配比民建聯還要準確。
有好友每年都會訂下月餅,送給不同親友,我在名單之上,今年因時間趕忙,到迎月那天仍然未曾拿到,結果開車過去,一路堵塞,來回三個小時,就只為了不好意思三個字。明年,我一定鼓起勇氣,跟對方說,我夠票了,一句中秋快樂的口號可轉發出去,更環保。其實每年都有慈善機構回收月餅,轉贈給有需要的家庭及獨居長者,但要在中秋前送出,否則就真的有失禮數,分明是剩下來之食。下年可上網尋找這些機構資料,如配票失敗,多出來的可交由慈善機構飾演中聯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