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除了永續債,不少內房趁市好大舉在境內借貸舉債。有外資分析員指,現時銷售好仍可支持利息成本及擴張,但若樓市轉勢或信貸收緊將成行業隱憂。
上半年多家內房因銷情好令回籠資金大增,帶動負債率下降。然而,實際總借貸多有增長,當中以恒大(3333)仍是內房「債王」,總借貸按年升28%至3,812.6億元,連同其永續債1,160億元,總債務已升至4,972億元,淨負債率升至432%。
其餘碧桂園(2007)、萬科(2202)及潤地(1109)總借貸亦分別增8%、9.4%及10.2%,達至969.1億元、605.8億元及839.5億元。
該外資分析員指,置換成境內債可減低融資成本,但「內地條水喉唔知幾時閂,咁依賴唔係好事」,加上利息開支增加,但借錢及回籠資金都用作投地,「唔係幅幅地王,但都好貴,對毛利率會有傷害」。
興業僑豐房地產業分析師何志忠指,內房在海外信貸評級低,相反境內「有個品牌(銀行)就信你」,且利息便宜,故內房集中在境內融資,但若內地收緊信貸將帶來長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