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用iPad - 左丁山

過早用iPad - 左丁山

新亞校友、退休校長呂令意出席一個教育講座,講到佢十幾年前到拉斯維加斯旅行,曾參觀一個「竹博物館」,大開眼界。原來竹有好多品種,粗略啲講,初期生長嘅嫩竹,根部需要大量水份與時間,先至能茁壯成長。呂校長於是引申到教育小孩子像竹的孕育期,祖父母、父母與教師須耐心給予孩子養份,有耐性,不要操之過急,逼小孩子成為小天才。既然如此,子女長大後當知阿爺阿嫲阿公阿婆及父母之苦心,敬愛長輩,呂校長推動嘅「最敬愛祖父母選舉」又舉行嘞,正接受提名,九月三十日截止。
香港目前嘅幼兒教育情況令人擔心嘅地方,就是兩三歲小孩已經要學好多嘢,去到六七歲更加學習不停。左丁山見過一個中產家庭三歲女上午讀國際幼稚園(以英文及普通話教學),放學後就擒擒青換過校服去一間本地學券幼稚園上堂,唔通小孩全日唔會眼瞓疲倦?阿媽話唔會喎,慣咗就得。又見到一位富裕人家亦是如此,上午在九龍塘讀「名校幼稚園」,下午就由菲傭及司機接去另一間位於郊區嘅英童幼稚園,四歲就讀兩文三語,仲唔計學畫、學鋼琴,女的學芭蕾舞,男的學跆拳道,玩iPad,個個似天才。
在會所、酒店飲茶,往往見到不少父母自己做低頭族望住電話,男女小孩就對住iPad玩遊戲玩到不亦樂乎,全神貫注,動也不動,於是父母大讚仔女好乖,唔嘈吵。好嘞,世界衞生組織代表來港出席論壇,指小孩過早上網及使用電子產品,有害無益;港大研究咗六百至七百名四至五歲幼稚園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發現多變成沉迷,無父母疏導嘅話,學生升上小學後中文與數學成績甚差,甚至出現社交問題,驚未?
左丁山問沙田陳太平日點教孫,佢話禁止兩歲及三歲孫女睇iPad,限時睇BBC卡通學英語,日間以讀及講故事書為主,中英文故事書都有,呢番話令我左丁山想起以前在本欄寫過矽谷有一間特殊學校叫做Waldorf,吸引不少eBay、Google、Apple、Yahoo、HP嘅僱員送子女入學,科技公司僱員嘅下一代入呢間學校,竟然冇電腦用,上堂只會見到紙、筆、針線。課室完全不用螢光幕,更加冇手機、iPad、電子書之類。呢間學校嘅學生會唔會好落後呀?其他人驚啫,呢間學校嘅家長不少係電腦科學專家,你同佢定,呢類家長大概一早了解世衞及港大嘅研究發現,行先幾步咯,培育幼兒,快唔嚟嘅,欲速則不達,小孩太早識用iPad apps畫畫,邊有心機用鉛筆學素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