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擬分拆私募股權業務降低監管風險倫敦股價跌逾3%

渣打擬分拆私募股權業務
降低監管風險
倫敦股價跌逾3%

【本報訊】歐美監管日嚴,令國際大行紛紛剝離資產,彭博引述兩名消息人士透露,為避開嚴格監管,渣打集團(2888)擬將銀行私募股權業務分拆,以簡化銀行架構及降低風險。渣打倫敦股價昨日早段明顯下滑,最低跌逾3%至602便士,折合約61.42元,較本港上一個交易日收市價低3.4%。

記者:陳洛嘉

報道指,總部設於英國倫敦的渣打集團由於面對更嚴格的資本規管,加上私募股權業務(即負責渣打直接投資的部份)處於虧損狀態,故有意將其分拆成為獨立公司,並由渣打資本融資業務主管Joe Stevens負責掌舵。
不過,消息人士稱集團目前尚未達成任何決定。報道引述渣打發言人指,集團正審視其非核心、或風險程度超出可承受範圍的資產。

業務自去年起錄虧損

今次傳出分拆的渣打私募股權業務,以往一直貢獻集團的資本融資收入,惟自去年起開始錄得虧損。今年上半年集團資本融資收入倒蝕1.67億元(美元.下同),而2015年下半年亦蝕1.05億元,集團解釋是由於業務所在地區的股市轉差。
該消息人士指,目前渣打私募股權部門管理約50億元資產,包括屬於銀行自有的超過20億元現金,以及屬於第三方投資者的30億元資產。行政總裁溫拓思(Bill Winters)亦曾於上月表示,在監管為前提下,營運資本融資業務較以往艱難。
事實上,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銀行將股東資金以私募基金方式進行投資的限制大增,故紛紛選擇分拆業務成為獨立自公司,並讓高層直接掌舵。
渣打去年初宣佈結束全球企業證券業務後,亦一度傳出終止私募股權業務。渣打其後發聲明澄清,該次業務變動不會影響資本融資(私募股權)業務,又強調該行仍熱衷及重視資本融資業務,並視為集團重要的策略貢獻。不過,及至去年5月,渣打又再傳出正與一間顧問公司合作,尋求將亞洲、中東與北非地區的私募股權投資全數出售。

渣打行政總裁 溫拓思

憂削弱長遠盈利能力

渣打近年盈利下滑,溫拓思自去年上任後,即致力縮減新興市場業務規模,降低商品市場及中印經濟放緩帶來的震盪。去年11月宣佈的大規模重組計劃,更涉及逾1,000億元風險加權資產需要出售及重組。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渣打進一步剝離資產,意味重組計劃尚未完結,令市場憂慮銀行持續縮減資產規模,會進一步削弱長遠盈利增長能力,加上今年大有機會未能恢復派息,不排除股價最近累積一定升幅後會獲利回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