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生:新世代的責任更大 - 李怡

世道人生:
新世代的責任更大 - 李怡

重看《十年》的《自焚者》。第一次看時,對影片結束時揭開誰是自焚者的謎底頗感意外,因為前面的鋪陳,觀眾多以為自焚者一定是激進年輕人,誰料竟然是一個老者。再看時對這個結局有了省悟,編導的意思是老一輩的人以自焚來燃燒自己,向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的雙方表達最憤怒的抗議,也以此行動激勵年輕一代為守護港英時代的價值、為阻止社會的崩解而奮勇鬥爭。選擇在英國領事館門前自焚,是因為對中共遵守承諾已經絕望,而英國作為簽署的一方未表達對香港人命運足夠的關注,引來自焚是對一個民主國家的羞辱。
為甚麼是老者?因為老者經歷過舊時歲月,經歷過關於香港前途的談判和《聯合聲明》的簽署,親眼看到香港在主權轉移後的沉淪。
老者已快要走到人生盡頭,香港未來怎麼變化,都與他的人生規劃無關了。為甚麼仍然要以自焚來抗議?因為經歷今昔對比,知道愛護自己生活幾十年的地方是如何重要。燃燒自己,是為了下一代的未來。
前年台灣太陽花運動時,有一位署名petercilee的中小企老闆寫了一篇文章,說若通過服貿協定,將會有大量的大陸資金到台灣,以他現有的工廠、物業、現成的生意圈與人脈圈,定能獲得大陸企業的青睞,會出高價買下他的產業,接過訓練好的員工,並且成功與大陸母企業接軌。而作者瞬間成為富豪,從此逍遙一輩子。然而,作為台灣命脈、國本的中小企業被掏空了,人才去大陸了,台灣還剩下甚麼?他認為最容易動搖到國本的,就是他這種很想賣出去到國外置產過過爽日子的大群中小企業主。他不忍心看到台灣沉淪,因為這是他的家園,他支持學生反服貿抗爭。他說:年長者的用處,是挺起胸膛,擋在孩子面前,將武器扔向敵人,而不是將腳邊的石頭撿起,砸向這些孩子。
提到《自焚者》和這位長者,是因為這次立法會選舉實現了世代交替,迎來一批缺乏議會經驗的新人。新議會有較多的年輕人、本土派,即使是建制派新人,相信也會較傾向本土利益。他們未來的表現怎樣,儘管有待觀察。但我希望老一輩的從政者,對新一代多點寬容,即使敗選給年輕人也不要怨恨,或以陰謀論質疑他們的背景,或醜詆他們「忘恩負義」。我想《自焚者》的寓意不是狹義地真正自焚,而是如魯迅所說的,燃點自己,照亮年輕人的未來。
未來是屬於新世代的。他們的責任比我們老一輩大得多。正如文學大師Albert Camus 1957年在諾貝爾文學獎得獎演詞中說:「或許每個世代內心都懷抱着要改造世界的理想,……而這世代的任務更大,就是在於阻止這個世界的崩解。」
當選一百日,對一個從政者最重要。所謂「百日定江山」。新人朱凱廸和姚松炎啼聲初試,沒有令人失望。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