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街市 攤檔倍增望復舊貌活化工程料明年動工

中環街市 攤檔倍增望復舊貌
活化工程料明年動工

【本報訊】擾攘多年的中環街市活化最後方案昨日終獲城規會批准。市建局將原本計劃保留的6個舊攤檔大幅增加一倍至13檔,檔口活化後將作零售及餐飲設施,部份亦會重現當年街市攤檔模樣。不過,據知工程難以如期於今年展開,或延至最快明年中才動工。
記者:鍾雅宜

近80年歷史的三級歷史建築中環街市早年交由市建局活化,當局去年底宣佈放棄「漂浮綠洲」活化方案,改為以簡約版活化,項目成本由15億減至6億元,活化後棄用原有天台玻璃結構,只保留街市主要結構、主樓梯及部份街市檔口,當時預料工程最快今年動工,2020至21年度開放。
活化方案今年3月獲城規會有條件通過,但要求市建局修改方案並符合兩項條件,包括增加攤檔保留數目及提供面向德輔道中的新建築立面,再諮詢該會。

部份改建玻璃幕牆

城規會昨日再討論市建局的補充方案,當局將攤檔數目由原本建議保留6檔增加至13檔,原來的家禽、魚類、牛肉、蔬菜及水果檔增至各2檔,豬肉則增至3檔,分佈在建築物地下至2樓;新方案亦建議拆卸部份面向德輔道中外牆,改裝玻璃幕牆,改善行人流向和採光,新建玻璃幕牆可以重塑中環街市1939年時的原來形態。
城規會都會規劃小組委員會委員廖迪生擔心市建局保留攤檔只是裝飾,因與攤檔附近空間的關係不大,攤檔營運亦可能有困難;項目建築設計公司代表指保留攤檔會活化及營業;市建局代表指暫未決定營運模式,但因攤檔元素頗多,可能會有多於一個營運者。據知,攤檔活化後可作零售及餐飲用途,亦有部份攤檔或會重塑昔日模樣供市民參觀。方案最終獲得城規會批准。
市建局指很高興城規會同意當局就履行規劃許可條件而提交的文件,將在短期內向屋宇署提交修訂建築圖則及預備開展工程,亦繼續與地政總署跟進批地事宜。據了解,新方案圖則大致完成,但由一般圖則獲批至取得「開工紙」需時約3個月,加上招標程序,料難以今年內展開,可能延至明年中,至於會否影響落成日期則屬未知數。
活化後的中環街市提供不少於1,000平方米公眾休憩用地,市建局曾承諾活化後不會設貴價商場,只提供餐飲、文娛及綠化設施。

舊攤檔由6檔增加至13檔;圖為2000年的中環街市內貌。